“好,”小王笑道,“明天我一样拿点。”
姜宓:“你最近熬夜有点多,明天来了我给扎几针。”
“唉,谢谢大姐,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哈哈……”
姜宓笑了下,挂断电话。
饺子殷月调了三种馅,猪肉茴香、猪肉莲菜、虾仁韭菜,饺子皮擀了五色。
姜宓洗洗手,坐在殷月旁边看她包。
“奶,我来教你。”于小松拿了张饺子皮放她手上,舀了适量的馅料放在皮上,教她捏褶。
第一个还挺成功,姜宓信心大增,自己拿了张皮舀馅来包,馅的份量她拿捏得精准,捏的褶子说是多少个就是多少个,跟用尺子算好的,越包越漂亮越快。
于小军都奇了:“奶,你以前不会是没人教?”
“我那是忙,没时间学。”
于小军:“……”炸锅的是谁?!
吃完饭,略休息了会儿,姜宓正要带于小军出门买书,王凤娟来了,拎着试卷,提着几个纸袋。
“大姐,我给小军带几套卷子,都是三中他们自己出的,让小军做做,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让他今儿用用功,明天争取考个好成绩分个好班。另外,我还给你带了几套衣服,都是我公司自己生产的,你瞧瞧喜不喜欢?”
姜宓道了声谢,接过她手里的提袋,卷子给于小军,衣服她掏出来看了看,点头赞道:“不错!”
于小军接过卷子,对王凤娟笑道:“谢谢王姨。”
“哎啊,小军长得真帅,个子也高,有一米七二没?”
“一米七三。”
“可以可以,15岁就这么高了,再长长,怎么也得有一米八以上。”
于小军笑笑,偏头去看姜宓手里的衣服,真丝的料子,摸着冰冰滑滑的。
“大姐要不试试,看看合不合身,不合身我拿回去换。”
人家好意提来了,不试试好像不太好,姜宓应了声,提着进卧室,王凤娟跟在她身后瞅着她身上的衣服,惊奇道:“大姐,我昨天就想问了,你身上的衣服哪买的?”
“老家几位患者帮忙做的。”
王凤娟伸手摸了摸,才发现别看旧旧的,料子舒服着呢,极绵极软,绣花也精致,穿在大姐身上特显气质:“人家是专门做衣服的吗?”
这个姜宓还真不知道,不过看手工平常没少做:“偶尔接些私活。”
姜宓带着人直接进了衣帽间,王凤娟一眼扫过成排的衣服,惊喜道:“哇!这一件件的也太漂亮了。大姐,小军给你从老家带来的?”
“嗯。”姜宓挑了套宽松款的旗袍换上,站在穿衣镜看了看,不舒服,胳膊这儿抬着紧了。
王凤娟取下一套新衣裙在身上比划了下,转头看姜宓身上的衣服:“大姐,我发现我给你拿来的衣服,真不如你自己的好看,一套一款,太美了。”
王凤娟翻了翻针脚:“这些是两个人做的吧,大姐,你能帮我问问她们接定做吗,我付钱,一套五千。”
姜宓弯腰从下面取出两双新鞋,递给她:“带鞋吗?”
王凤娟抱着衣服,接过鞋子看了看,都想试穿一下感受感受鞋底的松软:“大姐,这两套衣裙你要不穿一下,我想看看穿在你身上是个什么郊果。”
“行。”姜宓脱下身上的衣服,接过她递来的衣裙换上,新做的衣服还没有下过水,带着草木的清香。
理了理衣裙,姜宓坐在长凳上把新鞋也换上,然后站起来对镜照了下。
自己都愣了,有电视里民国那味。
王凤娟拿出手机一阵狂拍,完了发给公司里的设计师,打电话喷道:“看到了吧,漂亮不?精致不?大姐穿着有气质不?知道我精心从公司里拿来的衣服,大姐穿着什么样,难看死了!”
不,其实挺漂亮,就是吧,不如这种土布衣服穿着来得舒服,跟姜宓的气质也有些不相合。
设计师把照片上传电脑,放大了看,初初真没觉得有什么,老太太穿着好看,那是她气质好。
六十多岁的人了,腰板笔直,身量纤浓有度,面容沉静,一双眼睛特别出彩,清澈得如二八少女。
然而细细一看才发现,这布料用的是长绒棉,织出来的布柔软细密,染色层层递进,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变化,再看剪裁、绣花、做工,无一不是用足了心思。
传统工艺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王总你的意思?”
王凤娟将另一套新衣替给姜宓试穿,握着手机走出衣帽间:“我们公司名叫‘素衣’,你不觉得这些衣服跟我们的品牌理念一致?”
“你想出一个系列?”
“嗯。我先找做衣服的人联系一下,看看情况,若是她们能承包下来,咱们就合作,不能,咱看是买布还是跟她们买原材料、染布工艺,总之,不能让人家吃亏。”
“有消息了,你给我打电话。”不管哪种合作方式,设计师都要对接。
“行。对了还有套衣服,等大姐穿好我拍下发给你。”
“好。”
这套衣服是上衫下裙,姜宓穿上又是一种风格,人看着温婉些。
王凤娟歪着头打量番,对姜宓说了句等等,跑出去从包包里拿出一条同衣服颜色极为相似的丝带和梳子,让姜宓坐在长凳上,类似戴发箍般帮她系在头上。
王凤娟打量着猛然一拍手:“上一下妆更好!大姐你等等。”
说罢,跑出去找殷月,问她有没有没开封的化妆品。
殷月还真有一套,前天刚买的。
姜宓还是第一次上妆,不自在之外,有那么一点点新奇。
当年在边防,除了雪花膏,她也就用过阿沙的羊油膏,那时候一瓶几块钱的雪花膏,就是一个妙龄少女的青春梦。
现在,洗脸、护肤,然后是抹,一层又一层,足足十几样。
不过嘛,也是真好看。
“奶奶好美哟!”于小松赞道。
于小军在书房写卷子,听到客厅里闹哄哄的,出来一看,惊得张大了嘴巴:“哎哟老太,你还是我奶吗?都认不出来了哈哈……你这样回村,大家非说你是老妖精不。”
王凤娟拍了他一记:“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写卷子去,别在这儿捣乱。”
于小军捂着嘴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跑回书房。
殷月摸了摸姜宓身上的衣裙:“大娘,哪买的?我也想买一套。”
于大山午睡起来下楼瞅见这一幕,笑道:“不用买,我们村的妇人都会做。哦,我婶不会,她打小就没学过,整天光忙着行医采药了。”
“那你媳妇也会了?”
“会呀。”
“能让她帮我做一套吗?我给钱。”
“啥钱不钱的,不要钱。”
书房的门没关,于小军闻言扬声道:“大山嫂不行,她那手艺自家穿还成,真做了送给你,你都不会要。”
于大山瞪他:“你身上穿的裤衩不是你嫂子做的?”
“所以我只敢找她做裤衩啊,穿在里面别人又看不到。”于小军说完一笑,“小月姐,你要找人做衣服,就找秋嫂子、芳姐,她俩的手艺是我们村最好的,我奶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们做的。”
“那你奶这一身多少钱?”
“我奶的不要钱,她们是我奶的病患,我奶年年给她们配药都不止这个数,”于小军比划了个数字,然后问,“小月姐,你一身衣服在商场买要多少钱?”
“我的衣服啊,贵的一件上衣要一两万,便宜的几十的也有。”
于小军琢磨了下,取个中间数:“五千一套,带绣鞋,怎么样?”
于大山一张嘴惊成了O型:哪要得这么多钱?!
“只要跟你奶身上穿的一样好看,没问题。”
于小军乐得差点没有蹦起来,继而忙咳了声,一脸稳重道:“那就说定了,我给她们打电话!”
说罢,一把关上书房的门,在里面讲起了电话。
王凤娟对着姜宓又是一阵狂拍,随之精选了几张发给设计师,微信问道:“这套是不是更美?”
设计师看着一张张照片,只觉灵感爆发,顾不得回她,随手拿支笔在笔记本上飞速画了起来。
王凤娟等不到回音也不介意,收起化妆品,在姜宓身旁坐下:“大姐,我想跟你们村合作做衣服,这个头麻烦你帮我牵一下。”
姜宓对这些不懂:“你不先去我们村看看,实地考查一番?这样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她们谈。”
“是要过去一趟看看情况。在这之前,我想让你帮我打电话给她们说一声,有你这个中间人在,她们放心,交谈起来,我也能直接些。”
姜宓点点头,拿出手机找到小芳的号码拨过去。
事一说,姜宓就把手机递给王凤娟,让她们自己聊去。
于大山在旁激动地直搓手:“婶,王总要去咱村不得有人带路吗,你看我怎么样?”
“门卫的工作不想做?”
“嘿嘿,我觉得当门卫,不如跟着王总跑跑腿学点生意经。你看啊,真要谈成了,这棉花的收成、纺织、印染,再到剪载、绣花、缝制,哪一环不要人管?”
哦,想插一手。
“行啊,等会儿你自己跟王总说。”
“那工作的事?”
“没事,晚会儿我给小王打个电话说一声。”
“不是,我是想那工作能不能让给别人?”
“谁?”
“我小舅子啊,在家没事干,还不如让他过来看大门。”
小山村怎么能说没事干,种田,进山采药,忙起来饭都吃不上,这么说,八成是个二流子。
姜宓直接拒绝道:“你别给我找事,给你找工作那是搭着人情呢,你小舅子,谁认识他是哪个。”
“婶子~”
姜宓摆手:“没得商量!”
王凤娟打完电话,一脸兴奋地过来抱住姜宓叫道:“大姐,你真是我的幸运星!不对,你是我们一家子的幸运星,我前天还发愁明年的春季发布会准备的服饰太过单一,今儿就找到另一个主题原素。”
这话说早了,坐车回家的路上,王凤娟一连收到设计师十几张画稿:“王总看到了吗?我称这个系列主题为‘春之斓’,藏蓝、浅绿、轻粉,代表了天空、绿地和花朵……”
人亢奋的很,说话又急又快,还反复。
王凤娟把车靠边停下,耐心地听她说完:“设计图不错,很让人惊艳。你觉得让大姐做你的模特如何?”
这一想法,王凤娟在给姜宓上妆时就有了。
“照片上的老太太吗?我的灵感就是来自于她,她的可塑性太强了,我悦人无数,从没见过那么一双漂亮的眼睛,眼角的纹路充满了阅历,偏偏双眼是那么清澈灵动,充满了少女感……哦,不行了,我要再画几张……”
王凤娟看着突然挂断的电话,忍不住趴在方向盘上放声大笑。
送走王凤娟,姜宓拿着衣服进浴室洗头洗澡,出来去书房看于小军卷子做的如何。
于小军正做的是套数学卷子,姜宓心算不错,但那只限于加减乘除,太过复杂的抱歉没学过,不会。
物理、化学、英语更是抓瞎,哦,还有政治。
地理和历史倒是知道些,因为药材有生产地,古方有历史。
自己的卷子也不做了,姜宓打开电脑找出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看了起来。
记公式,找习题。
做上几道类似的题,公式的运用便记住了。
等殷月和于小松做好晚饭,于小军一套数学卷子做完,姜宓的数学已经学到五年级。
“大娘、小军吃饭了。”
“来了。”于小军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凑到姜宓身后探身往电脑和她手下的草稿纸上一看,惊讶道,“奶,你在学数学?!”
“嗯,以后好给你和小松辅导作业。”
“就为这?”
姜宓放下笔,起身道:“不然呢?”
于小军憋憋嘴:“为了于小松吧?我上学你可从来没管过。”
姜宓揉了把他的头,笑道:“所以奶奶在尽力补偿你缺失的爱啊!”
“切!”于小军不屑地嗤了声,却不自觉地翘起了嘴角。
晚餐殷月蒸了条熏鱼,炒了盘青椒腊肉,另配有几样小菜,一锅杂粮粥和两盘小馒头。
姜宓夹快熏鱼尝了尝,还可以,腊肉也不错,别有一番风味。
用过饭,几人下楼由殷月载着去附近的商场,一是给于小军、于大山添置衣服,二来姜宓也要买几套合身的内衣。
买了衣服,几人又去了趟超市,买水果、饮料和零食。于小军想买些花盆种花,可惜这儿没有卖。
姜宓挑了袋大白兔奶糖,一盒酒心巧克力,四个小蛋糕(殷月不吃),四个冰激凌。
出了超市,她就打开冰激凌吃了起来。
没有那年在青北市巫家昱买的好吃。
到家,姜宓带于小军去书房,一个继续学习,一个做卷子。
翌日一早,小王过来施针,完了他去上班,一家人开始吃早餐。
王凤娟过来快九点了,顶着黑眼圈,说是半夜被设计师吵醒聊天到凌晨五点,要不是记着今天要带小军去三中考试,她这会儿还在家睡得昏天暗地呢。
“辛苦了!”姜宓亲自给她泡了壶茶,“喝杯养生茶,回来我给你扎几针。”
“哈哈……这待遇我喜欢。大姐,你要是隔几天给我扎几针,叫我做什么都行。”
“扎多了也不好。”天元九针是激发身体潜能,提高免疫力,隔上一年半载作为保健,施回针还行,太频繁了等于在预支生命。
什么都得有个度。
姜宓陪着去,顺便参观了下三中,看着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孩子在校园里奔跑,玩笑,在走廊里打闹,不自觉地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有王凤娟在,考卷批阅的很快,这边考着数学,那边语文的分数就出来了。
出乎意料地每门考的还都不错。
初三一共有九个班,于小军被分在了305班。
当场办了入学手续,因为不住校,不在食堂吃,只交了校服费、讲义费、簿本费、团员费、各科报纸费和口语考试书本费。
老师带着领完书本和校服,先回家,下午开始上课。
小家伙从学校出来,兴奋地抱着姜宓蹦道:“奶、奶,我又回来了,我又回来上学了!”
说罢,放开姜宓,张着两臂大叫道:“我回来上学了——”
王凤娟在帮于小军调档案时,知道些小家伙的信息,看着忍不住红了眼,然后跟姜宓感叹道:“唉,不管多难,能不离婚最好别离婚,孩子太遭罪了!”
姜宓没吭声,她没结过婚,不知道婚姻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她知道,于志显人品不行!
至于孩子妈,没见,不好评价。
三人到家,殷月已经做好饭菜。
主食是米饭,菜有酸辣熏鱼,笋子炒腊肉、葱姜炒花蟹……
姜宓看着菜色笑道:“这是跟熏鱼、腊肉扛上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write("有问题,求更新,请。舔+Q。Q裙:519177651");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