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开场时看到的那个红色方阵,已经像是波浪一般涌动起来——那是红旗在挥舞的痕迹。
据昨天刘珂聊天时介绍,他们中大多是旅居瑞典的华侨,来此进修的学生,但也有一小半是专程来克拉彭见证冯决夺冠的滑雪迷。
此时,他们齐声呼喊着质朴的口号,为冯决加油打气。
这声音,明明还比不上冯决在国内比赛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却真真切切地“撞”进了他的心里。
“这就是在异国他乡的世界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感觉啊!”冯决嘴角勾起一个微笑的弧度,然后扭头望向旁边的工作人员。
“冯决,你可以开始了!”工作人员用华语发音叫着他的名字,生硬而不失热情。
冯决回过神来,朝对方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飞身往前方的助滑坡跃去。
他选择了右脚在前,反脚出发。
北欧雪山上的冷冽气息,伴随着迎面刮来的气流,刺激着冯决的脸庞。
他隔着雪镜,目光炯炯地望向前方的道具区域,然后直奔位于赛道右侧的高等难度道具路线。
毫无疑问,他再次选择将悬念“杀死”在第一轮。
上扬式铁杆很快映入眼帘。冯决甚至连明显的发力动作都没有,便已经旱地拔葱一般,跃向了铁杆后段。
“哐当!”滑雪板与铁杆交击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一个反脚背转270度上杆,完成得干脆利落。
而伴随着他这个上杆动作,现场的加油声便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整个赛场忽然安静了下来。
上杆完毕后,冯决原计划是直接起跳,反向转体270度,越过铁杆末端,落回雪面的。
但望着杆尾那打磨光滑的半球形状,他忽然心中一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
只见他两肩轻轻一拧,腰腹和腿部齐齐发力,一个向前的反向转体90度,正好落到了铁杆末尾的半球上。
然后,不待身形稳住,他竟然顺着前驱的惯性,任由滑雪板带动着下半身往前冲去。而他的身体则径直往后仰倒。
“失误了吗?”所有观察到这一幕的人,不由得都屏住呼吸,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了半丝儿细节。
而冯决已经在电光火石之间,身体离开了上扬式铁杆的后半段,然后身体略微团起,带动滑雪板朝上空划去。
这竟然是一个即兴的后空翻动作!
而当身体后仰到几乎水平的那一瞬,冯决更是悄然探出了右手,轻轻在铁杆末尾的球面上摸了一下。
随即,天地翻覆,迅疾的空翻动作几乎在眨眼之间完成。
伴随着“砰啪”一声,冯决顺利落回到了雪面上,正脚落地,然后直奔后面的第二道具区域。
裁判打分区域,第一道具裁判甚至顾不得继续观赏后面的表演,便开始摆弄起面前的视频回放设备。
他的目光甚至没有去盯冯决的身体动作,而是牢牢锁定在了铁杆末尾的球面上。
“哐当!”这是冯决直板跳上这一顶点的瞬间,恰好处在了滑雪板的中心位置。
“唰——”这是冯决滑雪手套与铁质摩擦产生的细微声音,却正好被收声设备录下了。
两个细节的画面被反复播放了好几次,才定格下来。
这位裁判的眼神越来越惊喜,直至忍不住扭头望向旁边的裁判长:“这绝对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动作组合!简直太棒了!请务必提醒整体分裁判考虑这一点!”
裁判长笑着摇摇头:“不!我更加愿意相信,这是他灵光一闪的产物!”
两人各执己见,却同时笑出声来:“不过,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精彩的发挥!值得一个更高的分数!”
而在两人交流间,冯决已经身手矫捷地完成了第二道具闪电杆,直奔第三道具小U槽而去。
这是他第二次在正式比赛上遇见小的U型槽,上一次还是在南美杯上。
那回,他与金牌遗憾地失之交臂。而今天,他相信这会是自己的幸运场地。
“唰——”滑雪板载着他冲入了U型雪槽,他脚下微微用力,顺势改变滑行的方向,直奔右侧的槽壁。
因为规模所限,这样的雪槽很难完成诸如偏轴转体三周Cork1440度之类的动作。
在滑雪板尖滑出槽顶平面线的那一刹那,冯决腰部发力,奋力后仰,并向右转体,呈现出Cork的动作造型。
同时,后手猛地探向滑雪板前刃,Indy抓板顺势完成。
一周、两周、三周,这是垂直方向的空翻,附带半个周期的转体!
冯决适时地松开了抓板的右手,身体在空中舒展开来,然后“啪”地落回到了槽壁下半段。
偏轴转体三周Cork1260度!这是上次冯决挑战这一道具时,不曾完成的动作!
他微微稳住了身形,竟然没有直接冲出雪槽,而是反向往左侧的槽壁冲去。
他竟然是想要再滑一个半程,这是之前其他挑战小U槽的选手所不曾做过的选择。
“他会成功吗?”所有人都不由得报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