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人,文国内乱已平,君王的文书到了。”杜千将文书递给了蔡复。
听到文国内乱平定,蔡复松了口气,但他的心还悬在半空。
蔡复深知文国衰微,他只希望文都能尽可能的多吞掉一些货物,蔡复心里的估计是两百万钱的货物。
两百万钱相比于五千万钱的货物,无异于杯水车薪,但这已经是蔡复最乐观的估计了。
一旁的陆州在听到杜千轻飘飘的一句话后,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
蔡复对叛军的实力不了解,但是陆州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毕竟贵族叛乱也有武国在背后怂恿。
甚至武国还援助了叛军一批武器,将叛军武装成了精锐之师。
就那么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叛军,居然被文国击溃了?
这怎么可能!
文都才一万人而已,怎么想也不可能挡住三千叛军啊!
陆州皱起了眉头,文国的表现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
蔡复接过文书后,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开文书,文国能吞下多少货物,出价多少,都在这张文书上了。
按理来说,到了这个时候,如果陆州察言观色,他作为武国官员就应该及时避开,但是陆州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蔡复看了眼旁边的陆州,“那个......陆大人......”蔡复欲言又止,没把话说明白,但意思是请陆州避让一下。
蔡复知道文书上文都的情况肯定不好,怕陆州在这里伤了杜千的面子。
陆州装作没听懂一样,反倒面带玩味的笑容坐在椅子上。
文国平叛让陆州惊讶万分,但是陆州确定,文都即使撑过了乱军,现在肯定已经日落西山,饿殍遍野。
陆州一来想知道文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二来也有心想要看文国出丑。
蔡复现在有求于陆州,对方又是武国大官,蔡复不好把话说的太明白,一时间场面陷入了尴尬中,蔡复拿着文书打开不是,不打开也不是。
杜千看出了蔡复的尴尬,顿时爽朗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
“蔡大人不必拘谨,直接打开就好。文国什么情况,早晚也要让陆大人知道,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但说无妨了。”
听到杜千如此自信的语气,蔡复微微一愣。
以往因为文国遭逢大难,衰弱颓败,因此杜千说起话来,总是有种直不起腰的感觉,面对着陆州的挑衅,也从来都是能回避就回避,从来不会正对陆州的锋芒。
可是现在面对陆州的挑衅,杜千居然爽朗一笑,虽然仍称呼陆州“陆大人”,说的话还像以前那么谦逊,但是言语中的自信,确实尽显无疑。
而且这种自信更为强大,强大到不屑于会应陆州的挑衅,比对陆州反唇相讥更加自信。
就像是一个小孩打了杜千一拳,杜千如果比这个小孩更瘦弱,就会忍气吞声;再强一点,则会一拳打回去;
但是更强一点,就像一个身强体壮的成人,被一个毛头小孩打了一拳,不疼不痒,不仅不会打回去,反倒会大度的弹去衣服上的尘土,爽朗一笑,说“小朋友又调皮了”。
杜千现在就是第三种情况。
陆州也感受到了杜千的这种语气,不禁皱了皱眉头,却见到杜千已然面带笑容,举手投足间都有种自信非凡的样子。
有古怪!
杜千面带微笑喝了口茶,他现在的自信,源于他背后强大的文国。
越是在外和别国处事沟通,他越能感受到自己背后的国家带给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