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看他不顺眼的岳父见他的升迁速度转眼之间,就将他抛在了后面。
这下,他不仅不在歧视那书生,每日上下朝都同去同归,俨然不是岳父与女婿的关系到像是亲如父子。
那些不上不下的官吏,于是就将其视作了青云直上的一条歪路,争先恐后的将女儿往书院送。
而那些小女儿也并没有对此持反对意见。
一是可以找到几个玩伴。
二是她们的婚姻向来不是由她们做主的,若是能在此之前,从书院觅得良人,也不失为一种良机。
毕竟,在这个年代,书院便是金字招牌,书院中的每个学子,皆是才华横溢,将来未必不能出将入相。
因此,学院也乐得默认了此事。
毕竟,这些人都是官吏家的孩子,不仅能获得一番收入不说,还能和那些没有进入书院,但却掌握着中层权力的官员打好关系,学院何乐而不为?
这些事情久而久之之后,虽然书院的学子和那些贵族小姐不长接触,但因为上课时候,贵族小姐也可在窗外旁听,也是有几位对上眼的。
而现在站在窗外的那位精灵般的贵族小姐,就是陈璋之前对裴玉所说,与裴玉叔父商量好,要嫁予裴玉的贵女。
显然,那女子早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每次裴玉来到兵家讲课,都站在门外,双颊绯红,面露爱慕之色的看着裴玉。
裴玉虽然知道,但一直视若无睹。
陈之玉自然也知道原因。
裴玉爱上的是一位并非五姓贵族的贫民家的小姐,那小姐甚至家中没有办法送她来书院上学。
陈之玉看看窗外那位美丽的贵族小姐,又看看屋内一脸沉静的指着沙盘,面如冠玉的裴玉。
若是抛开其他的东西不谈,两人倒是颇有一种天作之合的感觉。
陈之玉是不会在意陈璋的这些拉拢的。
若是裴玉喜欢这位小姐,即使是这是陈璋拉拢的计策,陈之玉也愿意认,甚至全力为裴玉促成这件事,并在两人大喜之日送上一份最隆重的礼物。
无他,裴玉是自己的兄弟。
但可惜的是,裴玉已经有喜欢的人了,这件事就只能说是命运的捉弄,十分难办。
裴玉本来是想着打破梁国之后,不要封赏,而是将封赏换为皇帝赐婚,将那李家小姐赐婚给自己,这样不管怎么样,叔父会不得不答应。
因为叔父为了家族的荣誉,是不会允许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进入家族的。
而自己的母亲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可惜,父亲死后,裴玉的婚姻就只能由叔父做主,而不能由母亲做主。
陈璋也显然和裴玉的叔父已经通过气了。
裴玉的叔父最近频繁来到裴玉的小院嘘寒问暖,不光是因为自己的侄子取得了重大的战功,也是在旁敲侧击裴玉的态度。
这件事对于叔父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
在他看来,自己的家族既能娶五姓女,也可以搭上注定为皇帝的太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而自己的侄子能够得到太子的看重,显然以后会得到重用。
说不得,裴家就会因为自己的侄子而成为开国第一贵族!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裴玉答应娶五姓女,答应太子的招揽,这就是这一切能够实现的基础!
但碍于裴玉的功勋,叔父也只能旁敲侧击的说一下,也不好意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