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还想说些什么,但罗辑已经快要压抑不住愤怒,有着暴走的迹象。
无奈之下他关闭了虚拟世界,然后看着罗辑沉默着摘下面罩,沉默着翻出舱,再沉默着大步离开实验室。
其实他很理解罗辑的心情,在他刚刚知道这些的时候反应也差不多,只不过他见过的实在太多,这些事....在意料之中,不算太震惊。
他还有个重要成果没和罗辑说呢,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展示一下了。
詹姆斯来到剩下的舱室前,打开了透明舱盖,露出里面的人。然后躺进了刚刚罗辑所在的舱室,闭上了眼睛。
几分钟后,左边的舱室打开,詹姆斯站了起来,同时不断揉捏着自己的肌肉。
一边酸痛着,他的眼神看向另一边的仿生人躯体,口中念念有词。
“14天无故障记录,算是创下新高了。
仿生肌肉就是比人强得多,人体实在是太孱弱了。”
罗辑那会通过眼镜看到的詹姆斯信息后面有个“19”,这意思是詹姆斯的第十九个仿生人躯体。
房间里的舱室作用不仅仅是与虚拟世界连接,更能让他的意识离开身体,操控仿生躯体。
仿生躯体好处有很多,不用吃饭、不用上厕所、力气很大可以举起一辆小汽车,每天只需要10分钟充电就是持续使用等等。
但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因为思维传输的数据量实在太大,只有高频信号才能传输,这就导致传输距离限定在了星环城,只有这里密密麻麻的基站能供应如此庞大的数据请求。
从最开始线束裸露、有液压操控的机器人到仿生肌肉组织驱动的仿生人,这其中是了不起的进步。
这东西的灵感来自火星作业的“替身”机器人,但两者的技术不在一个层次,“替身”相对仿生人来说就是一个小玩具。
可惜的是他没来得及在罗辑面前炫耀,不过应该不会太久就会被知道。
思维转移也有很多人是不能使用的,比如脑科疾病患者或者精神病人,意识转以后存活概率很低,一部分中风病人也不行。
而仿生机器人技术对于很多中风而不能思维转移的人来说就是个福音,就算不能再活一次,能健康地度过晚年也很不错了。
......
皮尔结束了繁忙的一天,带着满身疲惫回到自己房间。
程心倒是能安逸地演讲作秀,沉迷于总统美梦中,认为所有人都是她的拥护者,但他可就不一样了。
绝大部分人都是被裹挟的,迫于局势无奈服从而已,要是真的把他们当做自己人来用,一定是会出大问题的。
地面和空间站还好,有人看着闹不出什么大乱子,但那十几艘战舰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大多数舰员都是组织送到星环城培养,又坚持洗脑的信徒,但这么多年,究竟还有几分忠诚谁也说不清。
现在他们已经以“紧急委员会”的名义要求所有舰员离开岗位,接受监督。同时也在一刻不停地培养自己人,安插人员,以免出现什么变故。
不说逃跑,那三艘主力舰上的轨道炮就能轻易击碎火星城的穹顶,必须牢牢抓在手里,要不然晚上都睡不好觉。
火星上忠诚的人不算少,但有能力的就真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