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斯普特尼克号几乎没有战斗力,但也是登记在册的太空战舰,消灭他的意义不言而喻,能在到达战场前先赢得战果,对于敌方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但这其中的难度也很高,双方的方向相反,交错而过时速度将在千分之一点五倍光速以上,每秒钟的相对位移高达450公里,这样的情况下锁定目标并击中,还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又在短暂的商议后,佐罗决定让舰队分散开,拉长射击窗口,虽然会稍微多消耗一点儿精力,但击毁一艘战舰的诱惑还是足够的。
双方距离大概一百五十万公里,也就是一个小时不到的航程,大概五十分钟后就会进入火控系统的捕捉范围。
就这样,自以为能逃过一劫的金刚号还在加速着,不断向着危险逼近。
......
而在地球第一分舰队里,方绪伟也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
所有二十二艘战舰几乎同时收到告警,方绪伟在第一时间下达命令,整个舰队开始分散,人员陆续进入作战位置,开始加注加速液。
他对叛军舰队的率先行动并不是太意外,在处于数量劣势并有着情报支持的情况下,找机会偷袭一定是最好的战术。
而且这个时机也很恰当,所有的战舰都在减速过程中,机动性大打折扣,是最佳的偷袭时机。
在不知道敌人在什么位置的情况下,方绪伟也不能避战,只能像刺猬一样竖起尖刺,时刻警惕着每一个方向。
而在几分钟后,当整支舰队被电磁压制,每一艘战舰都失去了通信和雷达探测能力以后,警惕就更高了。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地球舰队并不是没有应对的方法。
光电系统依然可以工作,并且能提供距离稍短,甚至精度更高的火控指引,单纯的战斗力没有太大削弱。
只是通讯是个麻烦事,在与地球的专家沟通后,所有的战舰都进行了固件升级,通过低功率激光和光电系统结合,实现光信号通信。
但这仅能传输一些基础信息,像之前追击叛逃飞船那样高度联动是不可能的,只能说聊胜于无。
一切不便的源头都在于设计太空战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互相作战,许多系统被阉割甚至缺失,一旦进入实战就会有种种问题。
不过现在已经没时间计较,只能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战斗。、
虽然数量多出不少,但被电磁压制以后,最重要的联合作战能力就被削弱到了很低的水平,方绪伟总指挥的能力就大为下降,希望只能寄托在各舰舰长的自身水平上。
这种束手束脚,空有一身力量没地方发挥的感觉很让人难受,方绪伟不禁也有些烦闷,希望战斗早点到来。
太空中的战争,没有血液飞溅,没有火花在周围爆炸,没有飞机和坦克的啸叫,也没有大骂不止的军官。
操作武器的士兵和指挥的舰长什么都看不见,只能依托仪器上的数据来下达指令,在一如既往的环境中按下电钮,发出同样看不见的攻击。
这里的战争与太空本身一样,安静却冷酷。连敌人的毁灭都是悄无声息的,只有在死亡的那一刻,才能在最后一刻感受到战争的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