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下就呆了,随即手脚变得没地儿放了。接着我赶紧跑过去把那老人搀扶起来。
“您这是怎么意思啊?”我一边搀扶那满头白发的老人一边问。
老人身材原本就矮小,而且身体极为消瘦虚弱,我想他全身连皮带骨也就六七十斤吧。这时候他开始不停地咳嗽。把他搀扶到床上坐下,我这才转向嘉琪问:“怎么意思啊这是?”
柳嘉琪冲我做了个鬼脸,笑眯眯地往后缩了缩,伸手指了指老头,意思是让他来回答我。看她的样子,似乎还是很忌惮这老人家的。
终于那老人咳出了一口痰,这才长吁一口气开口说道:
“该有的老礼儿不能废,最起码最初这主仆关系得确定。以后再说以后。”那老人说道。随后他向旁边做了个手势,一把椅子搬了过来放在他对面,请我坐了上去。有人奉茶过来。
我自打进来之后就一头雾水,感觉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这时候也就是择着能想到的开口询问:“老人家,您刚才说的祝由传人是怎么回事儿?”
老人刚才也许是过于激动,此刻呼吸平缓之后,说话也就平稳了。他接过边上柳嘉琪端来的茶喝了一口,微笑着看着我徐徐开口:“老骨头名叫韩真。韩家柳家与龚家已经两代人断了往来,你不知道也正常。我想你此时一定满腹疑窦,所幸我这把老骨头赶上了,还能为你解答一些问题。刚才我说的我是祝由门人,这个词儿由来已久。你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祝由这个词儿吗?”
我搜索了一下记忆,除了那两年失忆的时间之外,我可以确认,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词,所以轻轻摇了摇头。
“祝由是一门方术,也是古代的官名。现在关于祝由存世最早的记载是《黄帝内经》,而市面上流传至今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也只剩下一本《祝由十三篇》而已。所谓‘祝由’,‘祝’的意思是祝福、祈祷之意,‘由’的意思类似于根由。其含义就是,通过‘祝’而知道‘由’,并使之得到解决。”
我很认真地听着老人的解释,但是仍旧不是很明白,既然他说祝由是出自《黄帝内经》,那么就一定和治病有关。可是,他却一开始就把祝由术归位方术的范畴。况且这祝由术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想开口询问,转念一想,他既然开始说了,不如先听他说完。
老人喘息了一会儿,接着说道:“简单说,祝由就是靠符咒来治病。其实祝由术的源头远早于黄帝时期,只是数千年以来,为躲避仇家,继承祝由术的四大家族,自周朝就逐渐分开,祝家世居岭南,由家远走漠北,只有韩、柳两家尚在中原。这四家与你共工龚家渊源颇深,且韩家自上古起就与龚家世代联姻。只是到了你父亲这一代,因为我韩家遭遇了不可逆料的祸端,所以就此失散……”
“靠符咒来治病?”我目视老人,觉得颇为不可思议。最近接触符咒很多,我印象中,符咒的作用是驱鬼,招魂之类的,今天听这韩真老人所说,符咒的作用竟然还能治病?
老人没有回答我,只是回头看向带我来的柳嘉琪,微微点头。柳嘉琪答应一声,走到我面前,手里突然多了一把银色的小刀出来。
“龚家少爷,麻烦伸手出来!”她笑眯眯地说。
不用问,我也知道她这是想剌我。不过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我可不想丢人,所以还是很坦然地把左手伸了出去。
我想到她可能会用刀在我手上划一下,没想到她会那么快而又那么狠——眼前白光一闪,我只觉得手心一凉,那银色的小刀已经飞快地在我手心划过,接着才有痛感。这丫头竟然在我手心上划了一条贯穿手心、最深的地方足有半公分的伤口,滚烫的血,立即就流了出来!
我下意识地要缩回手来,手腕却被这个二百五女孩一把攥住了。
“不要动!”
说着,柳嘉琪从旁边的一个小伙子手里拿过一个小小的银碗来,把碗放到我手下,让手心的血流进银碗里。虽然伤口很深,不过也许是那小刀过于锋利的原因吧,伤口并没有什么阔度,所以流出来的血并不是很多。看着我的血滴进银碗里有十几滴之后,柳嘉琪回过头,从旁边那个小伙子端着的一个木盘上取过几个小瓷瓶来,分别用一把小银勺了几勺不同颜色的药粉放进银碗里,之后又拿出一个较大的瓷瓶,从里面往银碗里倒了半碗左右的碧绿的液体。之后她拿起一根像是树藤一样满是筋疙瘩的小木棒来,放在碗里搅动了几下,奇怪的是,原本掺进了几种颜色的浓稠的液体,经过她几下轻微的搅拌之后,竟然变得清澈透明起来!
接着,柳嘉琪手拿那小木棍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个动作,碗里的液体一下就被那木棍吸了进去。她拿着那木棍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在我手心迅速地画了一个很复杂的符号,感觉就像写了一个篆字一般,不过那液体是透明的,而且速度快得出奇,所以我也没有看清她具体画的什么图案。只是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同时手心一阵清凉,接着又有麻痒的感觉——经过她的一番涂抹,此时我的手心一片血色糊涂。
“呼……”柳嘉琪长长出了一口气,向后退了半步。另一个中年女人端了一盆水站到了我的面前。我看了一眼姓韩的老人家,他先是很赞许地朝着柳嘉琪点了一下头,随后笑眯眯地跟我说:“你现在洗洗手再看看!”
我心想我手心刚刚被你这个二百五徒弟划了个那么深的口子,这时候就算上了药了,你也不能让我洗手啊?正在犹豫的时候,柳嘉琪一把就抓着我的左手按在了水盆里:
“让你洗你就洗,不相信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