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还是闺阁中的小姐么(1 / 1)

祝母的院子,点点烛光透出来,蛙鸣蝉噪,夜月清心。 祝母今日很是欢喜,女儿三年未见,慈母之心,常常挂念。今日一见,已出落得楚楚动人,大方得体,一看便是有担当之人。儿女皆成才,祝母心中满足又骄傲。 她回到房中,在观音像前拜了又拜,保佑一双儿女幸福安康,平安喜乐。 祝英台进到房中,见到娘亲在观音像前虔诚叩拜,眼泪便忍不住的落了下来。 十八里相送,她与梁兄也曾观音像前把堂拜,只可惜梁兄蠢如牛,却道两个男子怎拜堂? 祝英台走到娘亲身边,在观音像前虔诚叩拜,暗拭珠泪,菩萨在上,保佑我得偿所愿。 祝母四十出头,祝老爷并无三妻四妾,内宅安宁,她事事如意,养尊处优,看上去很是雍容,她拉了女儿的手,椅子上坐下,只道三年未见,女儿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孺慕之情令她欣喜万分。 她捧起女儿的脸,仔细看了看,见她眼睛微红,似乎哭过,心中起疑,莫不是家中仆妇不听管教,欺负了她不成? 言念及此,心中大怒,问道:“英台,你今日归家,可有人给你气受?” “不曾!” “那你为何哭过?有谁怠慢了你?家中的丫鬟婆子,有些仗着是多年老人,惯会偷奸耍滑,撒泼耍赖,你有不称心,只管说与娘听。”祝母道。 “娘,家中仆妇多半从小看着我长大,谁会与我气受。”娘亲如此关怀,祝英台反而悲从心来。“女儿……女儿想娘了。” 祝母心中更疑,白天相见,欢欢喜喜,若哭早该相见时便哭过,怎会此时再哭。她疑道:“我是你娘亲,你有什么为难的话,便说吧,娘亲自会为你做主。” 祝英台未见祝母之时,满肚子求情的话要说,此时见了,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支支吾吾道:“女儿归家,听说有人上门提亲,女儿愿侍候爹娘,终老一生。” 祝母放下心来,笑道:“傻孩子,娘也不愿你离开膝下,怎奈女大当嫁。” “女儿年纪尚小!” “你如今风华正茂,爹娘不能误了你青春。” “女儿不愿!” “你……”祝母心中大疑,女儿今日行迹实在可疑。 祝母见问不出什么,便喝道:“银心?” 银心正在门外候着,听夫人大怒,以为小姐求情不成,夫人动怒,要责罚自己,忙战战兢兢的走了进来。 祝母冷面如霜,喝道:“你来说吧!” 银心慌忙跪下,抬头见祝英台眼角发红,显然哭过,她拿不定主意,不知该说什么,便一言不发。 祝英台心中酸涩,勉强道:“银心,你都说了吧!” 银心一听,鼓起勇气道:“小姐在万松书院读书三载,遇见梁山伯梁相公,义结金兰,形影不离,十八里长亭送别,小姐……小姐还亲口许……许媒。” 什么? 祝母闻言,真如晴天霹雳,只道女儿回到家受气,谁料私下竟里有了儿女情。她身子冰冷,不能置信。 “啪!”她一巴掌打在祝英台脸上,气的浑身发抖。 “混账,你还是个闺阁中的小姐么?” 祝英台捂着脸,身子软倒,慢慢跪倒在地上。 女儿三年未曾承欢膝下,祝母一时间竟忘了该如何与女儿相处,这一巴掌打出去,祝母自己也呆住了,刹那间,心酸,后悔,疼惜都涌上心头,这一巴掌,也打掉了她这些年的富足喜乐,儿女成才的骄傲。 “哐当!”房门被从外面踹开。 祝老爷面黑似铁,一脚跨进了房门, “你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