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再多来几次也好!” “阳城人杰地灵,有马兄这样的才子,也有方才这位如此……嗯,如此直爽的姑娘。” “如此有性格的姑娘,也只有阳城这样的地方才能见到。京城哪里能见到这样泼辣的姑娘呢?” “再泼辣的姑娘,见了你也要化作绕指柔。” “嘿嘿,那是,曾几何时,情醉坊的莺莺姑娘那也是泼辣至极,不过我提刀上马…… “咳咳,三爷面前,别胡说八道。” 那人精灵至极,急忙转道:“我提刀上马,保家卫国,将那胡匪大杀四方。” “噗!” “哈哈哈!” “在下拜服,拜服。” “不愧是我们当中的大才子。马大才子也甘拜下风。” 马佛念但笑不语,对同伴宽和至极。 三爷折扇一转,扇子打在那人后脑勺,笑骂道:“一个个不务正业,真是带出来都嫌丢人。” 那人嘻嘻笑,“跟着三爷见见世面,以后自然长进了。” 三爷乐了,“合着我这还没出师,就后面跟了一帮混饭吃的,你们想得美。” “都靠三爷抬举!”众人嘻嘻哈哈。 三爷不再理会他们,神情轻松,向李挽澜笑道:“李先生,阳城之事,已经了结。咱们何时启程回去?” 李挽澜闭目,掐指一算道:“阳城还有一桩千古公案待咱们去断,待七月底咱们便可回去了。” 众人大奇。 “李先生,真乃大才。” “有千古公案都能算得出来?” 三爷正色道:“先生确定无疑?” 李汍澜尚未回答。 听到有人喊道:“贴告示了!贴告示了!” 众人跟过去看,只见城门上贴了一张红纸黑字的告示,上面写着:“阳城凤栖山松鹤观定于七月十五日,邀天下同道共同鉴赏《道德经》全本,过往游方道士见到,可自行前往松鹤观,望广而周知。” 原来松鹤观莲宿道长有旧识在马太守座下任书吏,便写了一封书信,请将此事广而告之,那书吏禀告了马太守,当今圣上以道教立国,崇信道法,此事乃是弘扬道法的好事,况且钦差此刻正在阳城,此事做好了,也是政绩一件,因此便同意了,书吏得了差事,写好告示,命人四处在城门张贴。 “神了,神了!” “李先生真神人也。” “这可不就是一桩千古公案吗?” 李挽澜自己也吃了一惊,我说的不是这一件公案啊! 不过,他也不说穿,对同伴的赞誉笑纳了。 三爷对李挽澜施了一礼,恭谨道:“李先生大才,刘意心服口服,日后全仰仗先生了。” “不敢,不敢,在下定然尽心尽责。不敢有负厚望。”李先生忙躬身回礼。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各有所感。 “鉴定《道德经》真伪,这样的大事,咱们遇见了,岂能放过?”众人起哄道。 “正是,正是,咱们一定要再去松鹤观。” “三爷还给松鹤观题了字。” “不知道那帮牛鼻子老道姑有没有把字刻好?” “哎!那些道姑那么穷,题了也用不了什么好材料,辜负了三爷。” “正是,正是!” “咱们一定还要再去松鹤观。” 众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吵吵闹闹得走了。
第二十五章 岂能放过(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