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颐山,连云观。两道士坐而论道。 “齐道兄,《道德经》这句‘众人熙熙,如享太……’,依我愚见,该填一个平字,作太平之意,你以为如何?” “非也,非也,张道兄,我认为该是康字,作康乐之意。”齐道长并不赞同。 张道人不语了,这句真如此解,也是可以的。 “哎!咱们两人的残本《道德经》,加起来,虽能参悟出一部分,但到底残缺太多了。”他叹道,眼下很是惋惜,遗憾。 “我家祖上拼命救出一点残卷,一年前,张道兄来找我,我真是欢喜,我二人手中的残卷加起来,以我俩的道法修为,我总以为,能参透《道德经》,拼出一份残卷,谁料……”齐道人颇感惭愧,“倒是误了道兄,陪我在这里枯坐了一年。” “唉!齐兄,你休如此说,这也是我心愿,我甘之如饴,只可惜……” 两人都明白对方的心意,彼此惺惺相惜,却也分外失落。 “道长,道长!”一个小道士匆忙跑上山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齐道人喝道! “道德经,道德经!”小道士跑的上气不接下气。 “怎么了?” “道德经被参悟了。”小道士跑到跟前,拿出一个请柬,和一沓纸。 “什么?”张道长,齐道长大惊,忙接过请柬,看了起来。 “荒谬!道德经何其难,怎敢口出狂言?我倒要瞧一瞧松鹤观的道士道法如何精深,竟然敢说参悟道德经。”张道人很傲然,又拿出那一沓纸看了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嗯!这句倒是不错,与咱们参悟的一样,不过也不见得后面便都是对的。齐道人心道。 嗯,这句与咱们的不同,但好似更好。 两人越往后看,越是心惊,心中已涌起滔滔敬意。 看着,看着…… “没了?”齐道人不死心的又翻阅了一遍,看是否漏了。 莲宿道长只命人送了一部分的《道德经》。 齐道人,张道人相互一视,齐声道:“收拾东西,前往阳城。快!快!” 两人风风火火的往山下跑去,没人比他们更想见到《道德经》的全本了。 小道士一愣,心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 “哼!松鹤观大言不惭,为博声名竟然如此下作,我倒要瞧一瞧它如何论道!”万道山云飞观观主一把丢开请柬。 松鹤观的小道姑被云飞观的道士,轰出了门去,气的咬咬牙,跺跺脚,无可奈何的走了。 这些日子,她们见了太多别的道观道士的白眼。心志早已磨练的坚硬了。 “啊?当真参悟了?真是可喜可贺。贫道届时一定到达。无量天尊!功德无量。” 也有道观很是欢喜。 只是这毕竟是少数。 如今,天下十之二三的道观都知道了,松鹤观遍邀天下同道论道。 口口相传,不多时日,更多的道士都知道了。 众人从四面八方齐赴阳城松鹤观。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殷七七,此时正躲在阳城某一家客栈,呼噜噜的睡着大觉。 什么也不知道。 真是傻人有傻福。 莲宿道长带同众道姑,洒扫庭院,收拾楼台,抄写经文,准备迎接松鹤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盛会。
第二十七章 傻人有傻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