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俗家人指手画脚(1 / 1)

莲宿道长将自己亲手抄录的《道德经》赠给刘意等人。 李挽澜随手翻阅,已大致知道这份道德经是真的。 后世也有《道德经》,但几经兴衰,具体出处已无法考证,且李挽澜志不在此,未加关注。他略一翻,便随手一扔。 众道论证《道德经》,对有疑问出圈列出来,详加讨论。 刘意听的极有趣味,他的同伴却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经堂中每验证一部分,便有人向外传递消息,不教不能进来的人苦等。 如此,又过了片刻,刘意的同伴终于无聊至极,向刘意耳语了几句,便出去了。 青颐山连云观,张道人,齐道人二人多年精研《道德经》,对其中诸多内容多有定论。 这份全本《道德经》与他二人所参悟多有不符,此时不禁问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只是此处为何要用眇,徼二字?用道德二字,暗和主旨,岂非更好?” 莲宿道长知众人会诘问,已早做准备,答道:“眇乃渺小之意。徼乃边际之意。用在此处也无不妥。” 这个解释众人勉强接受。 李挽澜忽然道:“这个我知道!” “哦?请问何解?” “眇通妙,做微妙,玄妙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真再妥当不过。”李挽澜随口道。 “嗯嗯,不错不错,果然文理更通,那徼字又做何解呢?” “徼乃边界,边涯,界限之意。此句当做从无中体察道之玄妙,从有中体察道之边际来解。”李挽澜侃侃而谈。 “嗯,不错,不错。先生高论。” 众道听的连连点头,算是认可。莲宿道长心中暗赞。 “那这句’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又做何解呢?为何要用邢字?刑法之意如何能解释的?还有盈字,乃丰盈之意这无论如何解释不通,此句当再论。”齐道人又开口问道。 不待莲宿道长回答,李挽澜接口道:“这个我知道。” “哦?”众道颇感兴趣,三皇子殿下身边的人众人虽不敢小觑,但要说什么都知道,只怕托大了吧! 观他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在座诸人哪一个不比他大,见识不比他多?他怎敢小觑天下名道? 李挽澜不理会众道私语,笑道:“道长此言差矣,刑非做刑法之意,而是通形字,做比较,对照之意,相形见绌,相形之下,都是做此解。” 众人恍然大悟,古人常用通假字,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盈字,除了有丰盈,充满之意,还有依存之意,当依存之意解,便顺理成章。” 众人听的连连点头,年轻人是有狂傲的资本,如此解释,甚好。 此处再无异议,字意解释之后,上下便融会贯通。 不多时,又有人提到“’道冲,用之有弗盈也‘,此处冲字又做何解呢?” “这我知道。”李挽澜道。 “啊?”众道蒙了,这是我们天下群道的论证大会,怎么让一个不是道士的俗家人在这里指手画脚呢? “哦,当作何解?”有人不信邪。 “此句乃是……”李挽澜侃侃而谈。 众道沉默无语,这次再也没人夸了,怎么夸?再夸就是打自己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