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爷心中烦乱,走的极快。不多时已到祝英台房外。此时房中,祝母正哭泣劝慰。 祝老爷皱着眉头,和声道:“英台,有一位道长有话要与你说。” 门“吱呀”一声开了,银心打开门,见除了祝老爷,果真有一个道士,她喜道:“殷道长?小姐,是殷道长。” 祝老爷面色一沉,这妖道,何时与自己女儿相识?喝道:“客人面前,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银心战战兢兢,低头称是。恭恭敬敬的请了祝老爷和殷七七进去。 祝英台难掩欢喜,施礼道:“殷道长!” 殷七七见她容色憔悴,清减许多,知道她忧心如焚,并不好过。 祝母心中疑惑,这道人与女儿分明旧识,令人生疑。 与祝老爷相视一眼,两人都不走,待在房中,看她有何话说。 殷七七心中恼怒,如此严防死守,真如防贼一般,她怒上心头,拉住祝英台的手,轻轻一捏,道:“本想帮你一把,谁料……” “这需怪你不得,是我自作主张,自食其果,我只怕害了梁山伯,梁兄他……?” 殷七七略一沉吟:“我特来告诉你此事,梁山伯他已经……,哎……” “如何?”祝英台心中一紧。 “已经撒手人寰了。”殷七七边说边用手指悄悄挠祝英台手心。 “什么?”祝英台一顿,后退几步。 银心忙上前扶住。她心中急怒,忍不住斥道:“臭道士,你胡说八道。” “梁山伯一路劳顿,又受了刺激,急怒攻心,回去后,便一病不起,不治身亡。”殷七七缓缓答道。 银心扶着祝英台哀哀哭了起来,其实心中已信了八分,梁相公那日别后便恍恍惚惚,很是不好,未曾想,竟……,她心中初见殷七七时的欢喜和恭敬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此时,恨不能把殷七七丢出墙去。 祝母大惊,死了? 祝老爷却惊中有惧,当真死了? 祝英台泪流满面,往门外冲去,祝老爷忙喝令家丁拦住,苦口婆心劝道:“梁山伯已死,英台,你安心嫁去马家吧。” “女儿绝不嫁人。” “你……,你……,为父千辛万苦为你攀了这门高亲,难道玷辱了你不成?” “女儿绝不进马家门。” “你不嫁马家嫁何人?木已成舟难挽回。” “我与梁兄生不能结成夫妇,死当同坟。” “你……,你总该为父母多想想。”祝老爷痛心疾首,没想到梁山伯死讯传来,女儿竟还如此固执,为一个死人死守什么? “咳咳,祝老爷!”殷七七打断道:“我有法子让祝小姐上花轿。只是……” “只是什么?”祝老爷心怀希冀,不错,这妖道方才便如此说。 “哎呀!只是有一件事,只怕祝老爷不肯答允。”殷七七很是为难。 “但说无妨!”祝老爷面黑如铁,就地起价,坐地还价,做买卖本就如此。 “我来到祝府,见这里锦绣繁华,心念一动……”殷七七弯弯绕绕, 祝老爷很是不耐,“说!”。 “我想祝老爷认我做女儿。”殷七七快速道。 什么? 在场四人都惊呆了。
第六十七章 心念一动(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