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姑娘比相公急(1 / 1)

龙氏夫妇在这阳城居住几十年,左邻右舍相处极好,既然要给静修说亲,自然费了心思,不过两三天,静修的亲事便有了眉目,媒婆上门说亲的人中,有一位回家探亲的读书人,家居城北,在济源读书,因母亲病重,匆忙赶回家中,奉母命急于成亲。 一则,万一老母病逝,守孝三年,不能婚娶,年岁便忒大了些,怕不好说亲。 二则,老人家也盼望儿子早日成亲,万一不治,儿子已成家立业,心中也有个安慰。 那位相公一表人才,学问极好,考个秀才,不在话下,中个举人,也是有望。静修若嫁给他,总好过嫁给商户,日夜操劳辛苦,跟着那位相公,迟早能落个夫人,运气好些,得个诰命封赏也说不定。 且那位相公因事情较急,聘礼不拘多少,只要女家高兴便成。 媒婆这一番话句句动听,句句在理。 静修这样的身世,入高门大户那是绝无可能。嫁个商户一世操劳,也不妥当。嫁入书香门第,也算有个指望。 龙氏夫妇本也极为满意,只是觉得太仓促了些,无法打探那户人家人品家风。故而,犹豫再三,只说再问问女儿。 媒婆又道:“此事是仓促了些,不如明日让那邹相公登门拜访,看过人品才貌再做计较?” 龙氏夫妇商议一翻,便答应了。 第二日,那邹相公果然带了礼物点心登门拜访。 龙氏夫妇一见,那邹相公,人品俊秀,才貌俱佳,为人彬彬有礼,极有主张。若非老母病重,婚事紧急,只怕这样的人物,未必会娶静修这样没家世的女子。 龙氏夫妇大为满意,让静修也相看一眼。 静修见是个清秀的书生,只是见人脸红,不爱说话了些,这些特点莫名让她想起了马佛念那冤家。 心中一酸,便点了头,只是一个要求,婚期定在七月二十日。 媒婆一愣,这日子不是马太守家娶媳的日子么? 这位姑娘比邹相公更急。 媒婆不敢答应。 邹相公思索了一番,点了头,谢过静修,便回家准备婚仪,三媒六聘一个不少,只见人来来往往出入龙氏夫妇家中,到婚期前,事情竟然也办妥当了。 龙氏夫妇见邹相公对静修重视,也放下心来。只一心的为静修置办嫁妆。 静修身无长物,让龙氏夫妇随意些就好,龙氏夫妇却当静修如亲女儿一般,劳心劳力,准备的妥妥当当。 静修自己漠不关心,时常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 到了二十日,静修这边在龙氏夫妇督促下,一早便准备妥当了。 只是她悻悻的,打不起精神,恍恍惚惚,总往窗外看。 龙李氏打趣道:“真是女儿外向,天色还早,便盼着新郎官来接?” 静修低头苦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多时,新郎家的迎亲队伍来了,喜娘递了名帖。 花轿临门,龙氏夫妇忙命人将鞭炮放起来。燃了红烛,搜了轿,吃了起嫁酒。 静修哭了轿,茶米撒了轿顶,喜娘说着吉祥话,供过轿神,放过炮仗,大红灯笼开路,热热闹闹的往新郎官家送去。 她在轿中几次几次的忍着忍着眼泪,别掉下来。 却听到“哎呦”一声,一个轿夫竟然绊了一跤,静修惊愕的从轿中身不由己滚落下来,摔了个灰头土脸。 她终于忍不住的哭出声。 成亲了,嫁人了。 这一生便尘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