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七七想了想道:“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日乃火之精,月乃水之精,火之精气行满天地之中,故而太阳如轮如饼,水有潮起潮落,水之精气行满之时则月圆,水之精气退却之时则月缺。”似乎第一次有人认真和他讨论这个问题,小男童竟然很是兴奋。 殷七七对古人的伟大想象力表示拜服,如此有美感,有想象力的答案,竟真的能自圆其说。 “那我有个问题啊,水和火在地上都不是圆的,为什么到了天上就一定是圆的呢?”殷七七再次抛出一个问题。 “呃!”小男童噎了一下,老老实实道:“我不知道!” “你看我们换个思路来想一下,好不好?”殷七七顺手拿起纸笔,画了三个圆圈。 “假设这是太阳,这是月亮,这是我们所待着的这片土地,我们也把它画个球,叫做地球。” “再假设,太阳,月亮,地球的大小不一样,重量不一样,组成的成分不一样,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唯一一样的是它们都会转……” 接下来的时间,殷七七绞尽脑汁,费劲心思,将自己学了六年的地理天文知识,尽可能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小男童听。 她讲的费心费力,不时自己都恍惚,小家伙能不能听懂? 但小男童对此真的感兴趣,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的聆听,不时再问几个问题,令殷七七越讲越有趣,大叹孺子可教也,比现代的小破孩好教多啦,最起码在态度上那是端端正正,一丝不苟,令人赏心悦目,极有干劲。 殊不知,古代对待幼儿启蒙极其重视,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视为人生四大礼。 且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每个小孩在启蒙之初,首先要学的就是言谈举止,尊师重道。 殷七七吧啦吧啦讲个不停,总算可能,也许,大概,大致帮小男童理清太阳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是圆的,月亮为什么每月都有圆缺。 她正欲再普及一些地理知识,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添一块砖,加一片瓦,一声怒喝却将她惊醒。 “何人在此大放厥词?” 原来男童的侍婢见殷七七所讲匪夷所思,与平日先生所讲极其不同,这小男童乃是李国老幼孙,教育启蒙备受重视,侍婢生怕殷七七胡言乱语教坏了小少爷,苦于自己身份低微,无法直言劝告,又恐言语不妥,得罪了客人,便急忙去请了这小少爷的启蒙先生来劝阻一二。 那启蒙先生一听,这如何得了? 天圆地方,古有定论,何处狂生,胆大包天,竟敢篡改圣人古训?再者,小少爷何其尊贵,怎能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若教坏了小少爷,岂不是还要他费心费力匡乱反正,去邪归正? 真是岂有此理! 他急匆匆赶过来,耳听得殷七七妖言惑众,盛怒之下,连忙出声喝止! 殷七七看着来人,不禁一乐。 “是你啊!” “是你……”这妖道? 许老秀才憋下了想要冲口而出的话,尴尬恼怒,种种情绪涌上心头,怎么又见这妖道?
第一百零五章 又见这妖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