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全国通缉王实甫(1 / 1)

一张长案,两人相对而坐,一人写字,一人磨墨。 清华公主手腕轻抬,写下西厢记三个字,殷七七忙开口道:“作者一定要写王实甫。” “王实甫?”清华公主目露疑问。 殷七七道:“是啊,用个化名,以免惹祸上身。” “不错,七七思虑周详。”清华公主依言写下了王实甫三个字。 殷七七长舒了一口气,继续磨墨。 清华公主凝神静气的写字,写完一页,殷七七便看一页,若无异议便放到放到一旁晾干墨迹,若有异议,二人再低声商议几句,重新改过,墨不够了再磨墨,配合默契,似心有灵犀。 这样的过程,真是享受。 最奇的是,清华公主过耳不忘,听过一遍,竟能牢牢记住,有些殷七七并未记清楚的地方,清华公主便主动修改文辞,用词贴切恰当,辞藻华丽美艳,不逊色于王实甫亲笔。 刘意也有过耳不忘之能,当初在松鹤观,不过在墙外听殷七七说了一遍楹联,便牢牢记住,从这一点上来讲,清华公主与刘意不愧为姐弟俩,莫非明宗陛下有过耳不忘的基因,遗传给后代了? 《西厢记》全文五万一千字,清华公主写字虽快,但要边整理,边查错,中途又不能招人代笔,写的着实辛苦,两人写了七八日,才终于将《西厢记》勉强写完,中间虽有种种不如意处,但好歹让它问世了。 殷七七又建议在每一页编码,免得弄错页码,又建议加上句读,清华公主略一思索,觉得甚好,便听从建议,两人这一番折腾又是一两日,《西厢记》才终于算是完工了。 后面的事情殷七七已插不上手,清华公主悄无声息的交代下去,不过半个月左右,《西厢记》便渐渐在京城才子们之间疯狂传抄,闺阁小姐们也春心萌动,人人都幻想做崔莺莺,希望有一个张生来拯救自己。 《西厢记》的影响力彻底爆发出来,是有一个闺阁中的小姐竟然跟人私奔了,家中丫鬟交代,小姐私奔之前曾看《西厢记》,说什么我有倾国倾城貌,怎舍得他落个多愁多病身,当令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这才起意私奔的,都是这邪书害得。 那富户一怒之下状告王实甫,衙门接了状子,便带人捉拿王实甫。 此事,传到御史耳中,便上奏了明宗皇帝,言道邪书害人,非禁不可。 明宗陛下深以为然,道:“君子之德在中正之气,女子之德在三从四德,此书败坏三纲,悖逆伦常,实为天下毒书。” 一纸诏书,将《西厢记》列为禁书,并全国通缉王实甫。 殷七七整日待在显灵宫中,并不知道自己又一次大大的扬名了,她每日与美貌公主谈谈情,说说爱,心中好不自在,并越来越适应显灵宫的清净生活。 并且,那一天轰然而至的天道之力,证明她又做了一件好事,她欢天喜地的打坐运功,吸收起天道之力,这一次,速度比从前快了许多,不过一天一夜便结束了。 醒来后,她试了试自己法力,似乎更甚从前,若是这次再遇到韩纯元等人,她有信心,不用绑人,也能对付得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