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似是故人(1 / 1)

安阳王府中,方嬛玉终于忙过这一阵子,歇下来与刘意品茶,笑道:“殿下如何便选了顾二小姐?先前她落水,王爷救了她,对她也并无不同,这次如何便下了决心,是因为她才华出众,不逊色于顾大小姐吗?” 那日刘意寻不见殷七七,便游湖排遣焦虑,谁料竟然无意中救了落水的顾蓉城,方嬛玉彼时也正在船上,正是她见刘意郁郁,劝他出游。 她见顾蓉城落水,虽不知何故,但顾蓉城狼狈样子再回到那船上未必安全,还会被人耻笑,故而,救了人后,不送回船上,反而便命人开船,待顾蓉城缓过劲儿来,请大夫看了,确定没留下病根才送回顾府,当时怕沾染是非,要府中老仆送回去的,三皇子夫妻二人并未露面,故而,顾蓉城也只当是个老人救了自己。 刘意稍有出神,笑道:“不过觉得她像一位故人罢了。” 方嬛玉抿一口茶,笑道:“嬛玉桃花会中见顾二小姐,她被嫡母百般挑剔,恶语相向,还能温顺应对,温和谦恭,性子极好,诗做的也不俗,字如其人,秀丽雅正,是胸中有气度之人。若说她容貌像一位故人,嬛玉却猜不到是谁。” 刘意笑笑,并未回答。 顾蓉城像谁?未装扮时,像她自己,装扮了后,侧脸竟有七分像殷七七。 那日,桃花会中,假山后匆匆一瞥,竟似乎再也难忘却,故而,才向母妃提了提顾蓉城的名字,贤妃娘娘不管那女子是谁,只要能笼络住刘意的心,便是好的,先前对顾蓉城的挑剔,也消失不见。 方嬛玉微微一笑,举杯喝茶,像谁,她心中似有答案,只是那答案,她连想也不敢想。 顾雁城来到显灵宫,却连清华公主的面也未曾见到,她原本打算的见了清华公主哀求认错,也用不上了。 她每日里与众道姑一起,卯时起床,洗漱穿衣,不同的是,还要和苦行道士一般做活,劈柴,担水,洒扫殿堂。 云板响时,做早课,经念完才吃早饭,吃完又是念经抄经,这日子苦闷沉寂,待一天结束回到床上时,早已累瘫,半分不想动弹,原本还想着馨香能服侍她,只是才端了一盆洗脚水,却被观中的老道姑看到,说道:“入了道观,便是师兄弟相称,各自修行,你若还要人服侍,和在家有什么区别,看来服侍公主也并非诚心。” 顾雁城涨红了面皮,是她要来服侍公主的么?若非公主要挟,她做什么放着千金小姐不做,绝尘割爱来这道观中,公主要她服侍,又何曾召见过她。 只是这话是说不出口的,只好唯唯称是,糊弄了过去。 馨香暗自窃喜,若一直再跟着顾雁城,这道观生活枯寂,她受不了清苦,满心怨愤必定发泄在自己身上。如今,真是再好不过。 三日过后,顾雁城的一双手满是水泡,砍柴她砍不了,挑水拎不动水桶,换了小桶,一桶一桶的挑,挑完后,再清扫宫殿,显灵宫宫殿甚多,分到她头上的只是其中一个,对顾雁城这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闺阁小姐来说,也是巨量。 她边干边哭,心中更恨殷七七,着小贱人男女通吃,连清华公主都被她迷惑住了。却半点也未曾想过,她自己先害人才有近日报应。如今殷七七还是下落不明,她尚能活着,已是幸事。 又熬了几日,便娇滴滴的假装晕倒了,老道姑请了个大夫来给她把脉,大夫把了脉,却没说什么,便出去了。 顾雁城本以为那大夫会看在自己可怜份上,让她歇息几日。 谁料,那老道姑进来,嫌恶的看了一眼顾雁城,却说:“大夫说你身怀六甲,要小心些,免得胎儿有失,听闻顾小姐尚未出阁,却不知哪里来的胎儿,当真匪夷所思。” 什么? 顾雁城大惊,她清清白白的女儿身,那是什么狗头大夫,竟然敢说她怀孕了? 她猛地从榻上跳了下来,叫到:“放他娘的狗屁,他胡乱诊治,我根本未曾怀孕,我清清白白,他……我要与他理论。”说罢,往门外冲去,她气怒至极,口不择言,但觉骂的还不够狠。 那老道姑一把拉住她,忽然笑了,道:“既然有力气与人理论,想来病是好了。顾小姐下次若再生病,说不定又有孕在身,到时,只好请顾尚书接了你回去安心养胎,这显灵宫干干净净,却不能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事情。” 顾雁城又惊又怒,这贼道姑,哪里来这些折磨人的手段,传出有孕,她还能活吗?爹爹第一个先要了自己的命,来换顾家的名声,他的前程。 她脸白了又白,眼眶含了泪,委委屈屈的说了声是。 那老道姑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第二日,还是该做什么是什么,顾雁城连病也不敢再装,老老实实的干活。又苦熬了几日,实在忍受不了,尤其看着镜中,哪里还是从前鲜美娇嫩的京都第一美人,与一个终日操劳的黄脸婆何异?她的美貌,她的青春,她的才学,难道都要浪费在这显灵宫中? 她恐惧极了,此时才知道怕,冲过了众道姑的阻拦,闯到清华公主门前,跪下去,哭哭啼啼,苦苦哀求。 “公主,我知道错了。” “求公主大发慈悲,饶我一命。” “公主大人大量,放我一条生路。” 只是清华公主的房门始终没有开,几个跟在后面的道姑察言观色,立刻明白公主的意思,上去两个耳光,打的顾雁城嘴角流血,揪住她胳膊,骂道:“你这蛇蝎心肠的小泼妇,修行是为你赎罪,你只想偷奸躲滑,以为跟公主攀上交情,便能躲懒,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货色,公主岂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得。” 顾雁城被拖回律堂,关了几日,再出来,似乎整个人都变了,不再躲懒,叫做什么便做什么,也不看人,也不说话。 众道姑见她不闹腾了,才给了她好脸色,平日里也指点她几句道理,只是瞧顾雁城样子并未听进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