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在躲着我(1 / 1)

旬墨察觉了殷七七的不安,眉头微抬,淡然道:“今日得见景阳王,幸甚之至。” 李挽澜嘴角微扬,见到殷七七难掩心中喜悦,不枉他在此地枯等三个多月。 他拱手笑道:“能见到旬先生这样的高人雅士,是本王万幸。”话虽如此,目光轻轻掠过旬墨,已飘到殷七七身上。 他目光清亮,难掩笑意,向殷七七拱手道,“多日未见,殷道长别来无恙?” 殷七七又端起了茶,适才还觉得清爽的凉气,此时只觉得冷到骨髓,捧了暖茶在手,才觉得舒适些。 她勉强镇静心神,也学着旬墨淡然道:“贫道安好,有劳景阳王挂念。” 她长吸一口气,再抬起眸子,已是一片宁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虽似曾相识,却终无可奈何。 又何必, 归来! “哎呀!原来景阳王与殷道长乃是旧识?”周锦鹤很是好奇,景阳王一向眼光极高,与他交友极不容易。 “这位便是名满京都的殷七七殷道长,天一观元妙真人的关门弟子,先前在京都与清华公主同住显灵宫,本王有幸与殷道长见过几面,对殷道长的学识才华极其敬佩。”李挽澜从容向周锦鹤介绍。 “久仰久仰!今日见到殷道长,真是三生有幸,殷道长快请坐!”周锦鹤立刻热情无比,这道姑极不简单,认识的都是皇室贵胄,更被旬墨收为徒弟,当真不可小觑。 对于旬墨,周锦鹤并不知他来历,只是在一次新州的文会中,与他相识,谈诗论词,意趣相投,视作知交,旬墨的言谈不俗,非他可比,故而,对旬墨向来高看一眼。 旬墨目光轻轻扫过李挽澜,又看一看殷七七,笑道:“今日得见周兄,欢喜至极,见周兄安好,墨已心满意足,今日尚且有事在身,不能久留,就此别过,告辞。”说罢,转身朝门口去。 目光淡淡扫向殷七七,“走吧!” 殷七七感激不已,赶紧放下茶杯,跟着旬墨起身走了。 周锦鹤知道旬墨洒脱,却不料说走就走,诧异至极,叫到:“旬兄,怎地这就走了?难道是我招待不周?”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修道之人,随心所欲,不循规矩,非是周兄招待不周。”旬墨脚步不停,领着殷七七飘然离去。 李挽澜瞧着二人背影,心中倍感憋屈,这就走了? 他辛辛苦苦在这里每日耐着性子,消耗时光等来的人,就这样说了一句话就走了? 他心火蹭蹭蹭的往上冒,殷七七没那么大的胆子。 旬墨?倒要会一会是何方高人? 他郁闷至极,当即也向周锦鹤告辞,追着殷七七去了。 周锦鹤莫名其妙,先前想象着三贤相聚,何等的风流快活,豪迈洒脱,转眼间就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变化太快,他一时间完全转不过弯来,只好纳闷至极的送李挽澜出门。 殷七七出了周府的大门,才觉得稍稍透过气来,见旬墨从容镇静,处变不惊,心中微觉抱歉,走了几步,低声道:“多谢师父。刚才我……” “既不欢喜,离开便是,我旬墨的弟子不用委曲求全。”旬墨泰然自若,语气无比笃定。 殷七七抬起头,微觉惊讶,目光满是感激,刚才她的确很不舒服,眼前日子太过美好,让她以为心中的伤口已然痊愈。 李挽澜的出现,带着伤痛的从前一下子扑面而来,让她措手不及。 原来她并非想象的超然洒脱。 还是放不下。 “殷七七!” 殷七七的心一紧,猛然转过身。 李挽澜背着手踱着步子慢慢走来,一派高雅淡定。 伏生低眉顺耳跟在后面,内心极其无语,自家王爷演的好戏,刚才是谁追的那么急,恨不能长四条腿,这到了跟前,立刻就变得从容不迫,一副潇洒姿态。 “七七,你是在躲着我?”李挽澜走到殷七七跟前,脸上带着难掩的笑意,眼中满是自得。 李挽澜就这点儿很欠揍,戳破别人心事,还带着得意洋洋,好像在说,夸我啊,快来夸我啊,看我这么聪明。 殷七七面红耳赤,躲你妹! 她正准备开口骂人,旬墨手腕一抖,一掌轻飘飘的使出,李挽澜平平倒飞了出去,跌在了五米远的地方。跟在后面的伏生也被波及,一同倒飞了出去。 殷七七未来得及惊叫,一群人从街头巷尾冒了出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来得好!”旬墨笑道,手指掐诀,姿势洒脱的一挥,气势如虹,一群人尚未来得及攻敌便也向四面八方飞了出去。 殷七七看呆了,从不知道旬墨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凶悍,从前虽也知道他厉害来着,但亲眼见到,又是另外一种震撼。 旬墨手背在身后,高人风范,超然物外,淡淡的说了一句,“我的弟子的得天独厚,钟灵毓秀,非凡俗之人可觊觎,景阳王自重。” 旬墨拉着浑浑噩噩的殷七七走了,殷七七虽心有不忍,但终究狠下了心,跟着旬墨离去。 李挽澜气息一窒,胸肋间疼痛不已,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 伏生站在他身后,尚且好些,不多时缓过劲儿来,扶起李挽澜,焦急道:“咳咳,王爷,你怎么样?” 李挽澜摆摆手,面黑如铁,旬墨?他是何方神圣?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为何有如此法力,随意比划,便能击倒十数人,神仙也不过如此! “查!”他声音极冷,透出的寒意让伏生挺直了脊背。 谁也没有料到,殷七七竟有如此靠山,不再是从前无依无靠的孤女,而他这一路上,竟然半点消息也未曾听到。 实在失误! 伏生得了令,没几日,消息一点点从各个渠道汇聚到新州。 旬墨其人,仿佛从天而降,从前如何无人知晓,第一次出现是半年前在北方临夏城,从那之后走遍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皆有奇事发生,认识之人,三教九流,无一不有,琴棋书画,礼乐诗书,医药病理,丹方符箓,无一不精,众人对他的评价,乃是天地奇才。但他在每一处停留都不超过三日,直到找到殷七七,才不似从前那般匆忙,带着殷七七优哉游哉的游山玩水,求仙问道。 李挽澜的第一直觉,旬墨在找殷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