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针锋相对(1 / 1)

方嬛玉昂首阔步走进懿仁宫,身后顾蓉城紧紧跟随。 从前,方嬛玉也多次来过这里,那时心情与此时绝然不同 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以这样的姿态来到这里。 她逸然向太后行礼。 太后盯着她一身皇后服饰,脑海中刹那间掠过千思万绪,脱口而出一句:“大胆,竟敢擅穿皇后服饰,眼中可还有祖宗家法规矩。” 这一句才出口,太后自己也惊呆了。 原来不知不觉中,她早已做了抉择。 方嬛玉心中苦涩,也不再等太后那一句平身。 她站起来,目光直视太后,眼神清亮平正。 太后有片刻的慌张,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狠绝,显然闭眼的刹那已彻底斩断心底的那丝虚弱犹豫。 此时的她,是清华公主的母后。 既然清华要当女皇,那么,便为她管好这后宫。 既然全天下都要反对她,那么,自己更要站在她身后,绝不让她一人独自面对天下流言蜚语。 方嬛玉心底一片冰凉,知道今日前来,只怕无望了,却依旧执拗道:“太后方才说嬛玉一身皇后服饰不妥,目无祖宗家法,那么,清华公主自称清皇,又视祖宗家法为何物?” “古往今来,可曾有过女帝登基?清华公主此乃逆天行事,此时大祸尚未形成,恳请太后发懿旨阻止清华公主。” “放肆!”太后断然冷喝。“传位诏书哀家亲眼所见,乃是先皇赐给清华公主,这岂能有错?” “你口口声声逆天行事,清华天命所佑,为国祈福多年,乃是大凉福运所在,先皇既将皇位传给清华,定然是发现安阳王不堪大用,你不遵先皇遗命,该当何罪?” 太后说到激动处,拍案而起,身体轻颤,手指着方嬛玉高声怒喝。 方嬛玉红了双目,珠泪潺潺留下,对刘意的爱,让她依旧坚定的站在那里,忍受太后的暴怒。 她努力正容,不堕一丝威仪,应声道:“太后此言可问心无愧?父皇若果真属意清华公主,何不在生前便传位清华公主,为清华公主肃清异己?何必等到弥留之际,才传位清华公主?” “父皇英明神武,难道不知此举将使天下大乱?” “父皇若果真心系清华公主,将刘意手中兵权收回再传位,岂不妥当?” “这一切分明清华公主阴谋篡位,太后为天下黎民之母,怎能眼看百姓遭此大难,嬛玉恳请太后发懿旨重立刘意为帝,嬛玉拿性命保清华公主平安无事。” 方嬛玉说的句句都是疑点,句句有理,太后也曾无数次的思量过这些。她颓然的跌坐在宝座上,无言以对。 整个大殿中寂然无声,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顾蓉城亲眼目睹了太后和方嬛玉,这天下最尊贵的两个女人的针锋相对,心神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半晌之后,太后缓缓道:“你说的都没错,哀家也曾不止一次的自问过。只是,事已至此,由不得哀家左摇右摆。” “嬛玉,你是个好妻子,做了哀家未曾做到的事。不过,你我既已在这局中,便安心看结局如何,此时,说什么都晚了,你退下吧!” 那句退下,说的疲软不堪。 方嬛玉看着这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养尊处优的脸上爬满了绝望,无奈,失落。 一如她,满身心的疲惫,麻木和失落。 可是,她是刘意的妻子,她不敢失落,不敢疲倦。 被锁在深宫,不知外间消息,可她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人中蛟龙,怎肯俯首他人? 他必定会争,会抢,会拼劲一身力气去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那么她也要去争,去抢,去拼尽全力。 她茫茫然看着在宫女的搀扶下往内殿行去的太后,想起刘意在战火中的奋争,心中涌起一股大勇气,转身朝着殿内金柱冲去。 “砰”的一声,整个大殿晃动。 太后心惊之下急速转身,只见方嬛玉软倒在柱下,额上鲜血淋淋,她双目含泪,挣扎着用最后的力气摆出一个跪拜的姿势。 太后紧紧抓着身边侍女手臂,指甲戳进了侍女的肉里,那侍女紧紧咬着牙,紧张的觑着太后面上神色。 太后身子不由自主的颤抖,她什么都听不到,目中只有方嬛玉临死时的哀求,绝然。 她在求她! 她该怎么办? 太后晃动了几下,胸口一天,呕出一口鲜血,一阵头晕目眩,晕了过去,昏迷中眼角有泪滴落。 四周的尖叫声,侍女跑动的声音,顾蓉城什么都听不见。 她只看到方才气势逼人,鲜活飞扬的方嬛玉,不过片刻间,便委顿在地,用最卑微的姿势去乞求太后的垂怜。 那是,对一个男人多么深沉的爱,才宁愿低到尘埃里。 这一天,是她这一生里最惊心动魄的一天。 她一步步走到方嬛玉身前,和她并排跪了下去。 姐姐,你若执意如此,蓉城陪你便是! 毛凤竹在顺意殿焦急徘徊,直到天黑,也未等到一丝消息。 一颗心在腔子里七上八下。 一夜难眠,天蒙蒙亮时,她已经醒来,听到院子中婢女高声尖叫。 她忙披衣而起,慌乱中什么都顾不得了。 匆匆忙忙走了出来,往大门奔去。 蒙蒙雾气中,看到一个身影在缓缓走来。 她心中掠过一丝不详,待那身影越来越近,她终于看清了顾蓉城死白的脸和方嬛玉头上的血窟窿。 一声尖叫从身后爆发,毛凤竹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她身体一下子如掉入冰窟,泪水扑簌簌的留了下来。 顾蓉城背着方嬛玉一步步往前行去,抬头是顺意殿的匾额。 顺意,顺意,对旁人来说,是顺从天意。 对方嬛玉来说,却是此生只顺服刘意。 她本以为泪已流干,此时却情不自禁又流出泪。 她终究想明白了,想明白落河时是谁救了她,被牛夫人刁难时,是谁慧眼识珠赐她一场富贵,又是谁帮她获得刘意的恩宠。 对她有知遇之恩的,从来不是刘意,而是方嬛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