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攻城掠地(1 / 1)

清华公主埋首一堆案牍之中,殿外是跪了一地的朝臣。 其中不乏肱骨之臣,即便她铁腕手段,血手屠戮了一群人。 可是,世上从不乏证明自己有风骨的人。 方嬛玉的死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方家,毛家联合几位将军连夜逼宫。 天一观吕至阳带领众道和御林军一同镇压。 那一夜,血流成河,这血因方嬛玉而起,是刘意在京都的势力,正好连根拔起。 曾经的清华公主,如今的清皇,想起方嬛玉并不是一个绝顶容貌,绝顶才情的女子,却有温润如玉,光华内敛的气质,是女中君子。 她微微愣怔,这个瞬间,身上又有了些温柔女儿气质,不过转瞬,又是杀伐果断的君王。 她将折子轻轻扔下,沉声道:“将方嬛玉,厚葬!” 明宗陛下曾经的大太监,毫不迟疑的应了一声是,转身去办了。 清华公主扔下朱笔,从旁拿起一本册子,俊逸的字体是清华公主的字迹,那册子上写着则天皇帝传。 她还记得与殷七七同住显灵宫时,殷七七讲的那个则天皇帝的故事,一个小小的才人能逆转乾坤称皇称帝,她贵为皇家公主,皇室正统血脉,如何不能成为万人之上,这世上有谁尚得了她清华公主? 她目光幽远,在殿外跪着的众朝臣身上轻轻扫过,打开手中的册子,细细看着,又陷入了沉思。 方嬛玉的死讯传到刘意耳中时,两军正在对垒,清华公主的军队在青榆阻击了刘意的大军。 两军厮杀中,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面上的惶急失色,让刘意心中暗叫不妙,他想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这骑兵带来的会是方嬛玉的死讯。 那一个瞬间,好像天上有奔雷呼啸而来,万里晴空闪起了霹雳。 刘意踉跄了几步,他狠狠的捏着来人的脖子,逼问这消息不是真的,又颓然的扔开了那人,一股悲凉从胸中涌起,他胸口气闷,口中一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那是他的心头血。 只有在失去时,才知道,谁是红玫瑰,谁是白玫瑰,谁是蚊子血,谁是饭黏子。 刘意心中的信仰轰然塌了,那信仰是,以为一切都有人包容,体谅和支持,现在再没有了。 他想起了殷七七说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惜取眼前人。 他终于还是成了念远的那个负心人。 待刘意醒来后,一鼓作气攻下了四城,京都的局势再次危急,清华公主再次镇压一批做乱之人,整个京都陷入血色风雨中,清华公主以铁腕的手段让京都旧臣见识了什么是果决刚毅,雷厉风行。 渐渐地,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在想,若清华公主身为男子,他们还会这样坚定的阻止吗? 应该不会的,没有人比清华公主更适合当皇帝了,即便刘意也不如。 可惜,这世道对女子不公。 *** 殷七七和李挽澜留在了滇南,一万兵马围攻滇南城,与敢死队无异。 殷七七连夜画了一些防护的符,以备不时之需。 两人在城外守了多日,才发现,滇南城从未打开过,即便众人叫骂也未曾打开。 殷七七略一思忖便想明白了,滇南城的防护阵不仅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心中顿觉无语,这张未留的布阵水平也不见得如何啊。 如此一想,便有了信心,埋首几日,仔细观察,又将旬墨给的书好好翻了一番,终于被她想到了张未留阵法的破绽。 有了眉目,又问李挽澜找了一只黑狗,便又开始埋首到画符之中。 待到攻城之日,李挽澜又四处筹集了一万兵马,共计两万兵马。 那一日,殷七七站在滇南城外,大展神威,数万张符纸被法力牵引,贴到了滇南城的护阵上。 一道道天雷携裹着闪电从远处滚滚而来,带着撕裂天地的气势,呼啸到滇南城上方,顺着符箓的指引渗透到那密不可分的护阵中,以惊人的气势,将护阵撕扯的四分五裂。 隆隆的雷声如战鼓敲在人心尖,让大凉兵人战意如沸,也让永生道众人心肝发颤。 滇南城的护阵彻底碎了,城门洞开,两万人杀进滇南城。 此时的滇南百姓闭户不出,永生道教众早已被天雷杀灭了气势,连抵抗都没有抵抗,便器械投降了。 张未留在教主大殿的宝座上端坐,目光直视着殿外裹挟着光芒进来的殷七七和李挽澜。 他眼眸微缩,他不甘,他愤怒,他拔剑而起,杀向了二人,直到一柄长剑刺进了他的身体,他仍然带着长剑,想要杀了殷七七和李挽澜。 李挽澜的侍卫从他身上拔出长剑,他轰然倒塌在地上,一同倒塌了的还有他的帝王梦,他筹谋了几十年的宏图霸业。 殷七七皱着双眉,满眼的不敢置信,她蹲在张未留身边,轻声道:“干嘛要拿剑杀我?你和我斗法的话,不一定会死的这么快,非要选择自己最不擅长的方式,脑子里装的是翔吗?” 张未留耳朵动了动,他听到了殷七七的话,却再也无法回应,智商被碾压的郁闷弥漫心中,为什么不斗法? 他是被殷七七给气死的! 罪魁祸首伏诛,剩下的事便好办。 李挽澜吩咐了下去,抄了永生道老窝,搜出来金银珠宝无数,永生道的恶行一点点的暴露出来,**妇女,传授邪功,以婴孩炼制禁术等等罪行,令人发指,更搜出来邪功秘笈,李挽澜命令一一登记在册。 最有趣的是,殷七七从永生道众多教众中居然发现了郑冠中,这可是老伙计了,这世上,第一个给殷七七使绊子的就是郑冠中。 郑冠中从灵药观逃走后,一路往偏僻之地走,加入了永生道,凭着本事竟然也做到了一个管事的位置,只是没想到,竟然又栽在了殷七七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