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记录某项经济业务,会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虚增,但借贷仍然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记错了相关账户,但借贷仍然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颠倒了记账方向,但借贷仍然平衡;
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出现了一方增加而另一方减少的情况并且达到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
九、结账
结账,即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账工作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前提下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账簿的基础上,将各类账簿记录核算完毕,结出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一项会计核算工作。
1.结账的内容
结账工作并不复杂,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会计人员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仔细检查是否有错记、漏记的情况,务必保证账目的正确性。在日后核查中,会计人员如果发现登记工作存在纰漏,就应当按照相应的手续进行更正或者补记。
第二步,会计人员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清收入、成本、费用的时期界限,调整有关账项,真实地反映当期的财务状况,以便正确计算当期的各项收入、成本及费用。
第三步,前面的两项程序完成之后,会计人员应当分别结算出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然后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结平所有权益类。之后,再按照相应的规定在账簿上办理结账手续。
2.结账的种类
结账可分为月度结账、季度结账、年度结账三种方式。
(1)月度结账(月结)
月度结账是指在每月终了时进行的结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的记载下面画一条通栏红线,在红线下面的“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或“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其次,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分别计算出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和结余数额;最后,在最后一行下面再画一条通栏红线,表明本期结算结束。
(2)季度结账(季结)
季度结账就是在每季度终了时进行的结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度结账的下一行“摘要”栏注明“本季度累计”或“本季度发生额及余额”字样;其次,分别计算出本季度三个月的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及“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内的季末余额;最后,在最后一行下面画一条红线,表示季度结账完毕。
(3)年度结账(年结)
年度结账就是在每年年末进行的结账。年度终了进行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将其结账至下年,并且将所有的总账账户都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年度结账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本年度最后一个季度的季度结账的下一行“摘要”栏注明“本年累计”或“本年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字样;其次,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分别填入本年度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年末余额;最后,做出全年经济业务的登账工作至此全部结束的标记,即在最后一行下面画两条通栏红线。
十、更换账簿
通常在新会计年度建账时进行会计账簿的更换。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当每年更换一次。
年度结账以后,会计人员要将本年度账簿中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对应的新账簿中去,然后将本年度的全部账簿整理归档。
结转账簿年度余额时,在本账簿最后一笔记录(即本年累计)的下一行“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剩下的空格从右上角至左下角划斜线注销。如果次年度会计科目名称有变化,还应在摘要栏中注明“结转下年×××新账户”。
下一个会计年度应当对所有的账簿进行重新开设。登记第一笔经济业务之前,应将本账簿的上年余额列示出来。登记的具体方法是:在新建的有关会计账簿的第一行填写“×月×日,上年结转”,将上年结转的余额列入“余额”栏,并标明余额借贷方向,该余额方向应同上一个会计年度本账簿的余额方向相同。
十一、编制报表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反映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与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状况。我国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和其他有关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