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问峰笑了笑,举着手中的一个小本儿说:“我刚才趁司徒然摸墙壁的时候翻了翻那两具尸体,发现了这个小本儿,上面写了几句话,也许对开启大门有帮助。”
说着他把小本打开随便翻到一页,举到大家面前,说:“别看这个本子写的都快满了,但前前后后就这一句话不停的在重复,显然至关重要。”
我拿过来凑到灯下仔仔细细地看,相对于后面龙飞凤舞的狂草式字迹,这一页的笔记还算比较工整,上面不停地重复这样一句话:“莽撞人,困于陈蔡,火并王伦,陈塘关前割骨肉,玄武门口藏匾额,错错错。”
“这他妈的什么意思?单个看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一点都不懂。”天狗看得一头雾水,悻悻然的。
杜心看了一会儿,说道:“这看上去像是指古代几个人?我知道中间三个,困于陈蔡应该是指的孔子,说的是他周游列国的时候,被人围了七天的事;火并王伦是水浒中的林冲,这个大家都知道;陈塘关前割骨肉,显然就是指的神话中的哪吒吧,他割肉剔骨还父母的事,动画片都演过。”
“应该是这样。”我搓着还在发麻的手,对杜心的判断表示赞同,说道:“这三个,我也是这样猜的,大家应该没有什么疑议,但是这人物和开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天狗撇撇嘴,表示自己只知道火并汪伦的是林冲,其他的一概不知,看来学识上拉大家的后腿了。
柯问峰则说道:“我们先把表面的谜题解开,至于和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随后再研究。”
艾清英便接着说道:“莽撞人,指的是谁我知道,相声里边儿有个叫《八扇屏》的段子,贯口的,里面有一大段,就是说莽撞人,我还记得几句——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没有错,莽撞人就是三国里的张飞。”
“那就只剩下最后两个了,玄武门口藏匾额这个典故谁听过?我脑子里是一点印象都没有。”我抬头问向大家,动脑子推理的事情虽然有意思,但是很考量知识储备。
“说到玄武门,我只知道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了,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杀了太子,自称为帝。”杜心也表示只听说能联想到前半句。
“玄武门是城门,哪里会有什么匾额?”艾清英抱怨道,这就让我们很尴尬了,刚刚开始解谜就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上。
“为什么这句话一定是指一件事一个人?”柯问峰为我们指点迷津。
“对啊。”我们找到了方向,前面四个短句每一句话都是指一个人,我们便想当然的认为最后一句也是指一个人。
“如果只是藏匾额,我倒想起了一个传说,也是关于一个皇帝。”杜心眨着眼睛,在这里还故意卖了一个小关子。
“我也想起来了,最近电视上经常在放,是清朝的那个……”天狗对能参与进去这样的讨论而高兴,兴奋地准备说出那个名字。
“雍正。经常有传言说他篡改了康熙藏在匾额后面的遗诏,顶替了十四阿哥。”看来八卦真是大家的天性,一说到这种传言,都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
“最后还有一个错错错。”我提醒大家,胜利马上就在眼前,但眼前这个也许是最难的,相对于其他的谜面,这个提示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平常爱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看到这几个字脑海里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于是便满脑袋搜索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试探着对大家说:“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故事,说是在雍正年间,咱们国家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在行刑后一个多小时还未死透,沾着自己的血连写了七个错,是不是指的这个是这个人?”
“这事儿你记错了。”柯问峰笑着纠正我,说那个事情有很多记载,也很详细,事情的主人公,确实是咱们国家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但是他沾着血写的并不是“错”,而是七个“惨”字。
我多多少少有些尴尬,但杜心马上说了她自己的解读,缓解了我的尴尬,他说这可能是指宋代陆游写的一首词,说着她念起这首词来:“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她读诗的声音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加上她美妙的声音,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而他所念的诗词里有一句就是错错错三个字,看来这和小本上的提示是严丝合缝的,我们都相信陆游即是这三个字所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