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见继续说道,“后来,我师兄又想找你来一趟昭明禅寺,可是又得知慈禧太后取消了镇渠士一职,你也变卖家产,云游四方了。”
丁夜笑道,“您说说,你赶的可真是不巧。”
方见深吸了一口气,感慨道,“不过,老天有眼,丁施主云游到了天目山,让我们在家门口遇见了。丁施主,既然来了,随我进寺吧。”
丁夜心说,正好想要找个了解天目山的人,没想到这样的人竟然从天而降了,最关键的是还和丁家有交情。
于是,丁夜等人便跟着方见去了昭明禅寺,大约二十分钟后,便进入了昭明禅寺的寺院。
昭明禅寺,也叫昭明寺,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梁朝大通年间,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山分《金刚经》,因此得名。
方见带着丁夜等人进了一间禅房,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老和尚背对着门,盘膝坐在垫子上,一边念经一边敲着木鱼。
这个老和尚,便是昭明禅寺的主持,大和尚方见的师兄方正。
“师……”方见本来想叫停师兄方正。
丁夜急忙抬起手,微微摇了摇头,拦下了方见,示意让方正主持把经念完。
大约五分钟后,木鱼声终于停了下来。
方见这才走上前去,声音爽朗道,“师兄!你看看谁来了!”
方正侧头看了一眼方见,根本没当回事,哼道,“方见,你又想搞什么鬼?你带着智空偷偷下山,我还没收拾你呢!”
之所以方正会如此和方见说话,是因为方见虽然是一个和尚,但性格却像个孩子似的,一点儿都不成熟稳重,总是给方正找麻烦。
方见一看方正不相信自己,便嘿嘿一笑,干脆把着方正的双肩,将方正缓缓地向丁夜等人的方向转动,”哎呦,师兄,您看看不就知道了?我私自下山的事儿,你回头再找我算账。”
方正无奈地叹了口气,便随着方见的手劲儿,转过身来,见到丁夜等人后,微微愣了一下,侧头看了眼方见,问道,“这几位施主是?”
方见一脸神秘,笑道,“师兄,你猜。”
方正眉头微蹙,上下打量着丁夜等人,若有所思着,突然面露惊色,但是还有些不确定,纠结片刻,才试问道,“莫非是……镇渠丁家?”
丁夜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向方正作揖,“晚辈丁夜,见过方正大师!”
方正一听,还真是镇渠丁家的人,顿露喜色,疾步上前,更加认真地打量着丁夜,“嗯,这眉毛,像极了你的爷爷!”
方见也凑上前去,笑道,“师兄,你是咋知道他是镇渠丁家的?是不是也是从他身上的行头看出来的?”
“运河两岸的人,谁不知道丁家的行头?更何况,丁铭施主救过我的命,对这身行头的印象,自然是更加深刻。”方正一脸感慨,旋即扫视了一眼丁夜身上的几个主要行头,“腰间系的是百宝袋,后面背的是阴阳伞,百宝袋中装的是伏妖斗。丁施主,贫僧说得可对?”
丁夜微笑回应,“对。”
方正捋了捋白胡子,笑道,“哈哈哈。看来,老衲还没老糊涂。”
丁夜回道,“方正大师精神矍铄,记性自然不比我们年轻人差。”
“哈哈哈,不愧是书香门第,就是会说话。”方正慈祥地一笑,旋即好奇地问,“对了丁施主,你怎么来天目山了?听说当年朝廷取缔镇渠使后,你便遣散佣人,云游四方了。莫非,这次是云游到此?”
丁夜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方正一愣,侧头看了看方见,以为方见知道,用眼神询问着。
方见摇了摇头,旋即对方正说道,“师兄,先带丁施主等人去客堂吧。我让智空泡一壶上等的西湖龙井,再作详谈。”
方正点点头,对丁夜微笑道,“丁施主,请随我前往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