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一天,马清明一如往常地在作坊内劳作,可那日一个不速之客打断了马清明略显枯燥的生活。
来人是一位身穿白衣年轻公子,胜雪的白衣与遍地乌黑的炼铁作坊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随我走。”那年轻公子在作坊内扫了一圈后对马清明说道。
马清明就这么一脸茫然地随着年轻公子来到一偏僻院落,来到这院子后,这年轻公子脱下身上的白衣,与马清明一起开始鼓捣起院子内的一堆煤炭来。
当然白衣公子主要是动嘴,而马清明则负责动手,二人相互配合,一起在这院子里折腾了三四个月。
二人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挖来的煤炭用坩埚进行闷烧,炼制出大明版的焦炭。
这活是又脏又累,虽然这白衣公子多数时间是动嘴,可难免沾染上那黑乎乎的煤炭,瞬间就拉低了这白衣公子的逼格。
一开始马清明也弄不明白,为何这年轻公子会对这黑乎乎的煤炭感兴趣,按道理来说,这些年轻公子不应该是白天读着圣贤书,晚上再去楼子里搂着姑娘们风花雪月嘛?
随着二人熟稔之后,马清明也知道了这位年轻公子名叫方以智,是位大官的儿子,至于官有多大,马清明也不清楚,可马清明知道,自从方以智来到这小县城后,当地的知县老爷可没少来问候。
但方以智显然对这有些过于热情的知县大人没有好脾气,不仅多次拒绝了对方的宴请,只是一心和马清明窝在这小院里搞实验。
多次实验失败让方以智有些急躁,甚至对马清明发了火,可冷静下来的方以智很快就向马清明赔了不是。
身为屁民一个的马清明对于方以智的道歉很是惶恐,那些道歉的话是一句都没听清楚,反而对方以智一句感慨记得格外清晰。
如果此物炼制成功,来日必将大兴于天下,利国利民,功莫大焉。
马清明不懂这些大道理,可方以智这个贵公子能不辞辛劳的在这院子里玩煤炭,马清明对这事自然各位认真。
“那你们炼成功了吗?”李焕听完马清明的介绍,当即反应过来,这哪里是什么穿越者,而是科学的先行者。
方以智,明末四公子之一,历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没错,是科学家,原来科学家三个字不止针对西方的那些先哲,在华夏,在大明朝一样可以产生科学家。
方以智作作为名门之后,不仅学识渊源,更是博采众长,此人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知、无所不精,更难得的是他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
同样是官二代,朱万化的人生追求就是捞银子,可方以智则是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四处交游,结识学友,这其中就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方以智从这二人那里学习了解了西方自然科学。
如果可能,李焕还真想找他聊聊,可惜的是以李焕如今的身份,方以智可不见得会搭理自己。
方以智是金陵四公子之一,要知道这个金陵四公子可比后世的京城四少含金量高的多,李焕可没这么大面子让方以智跑到颍州来给自己打工。
方以智来不了,可好在还有一个马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