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
“是的,熟悉,特别的熟悉。”马存善似乎是想起来了什么,不由自主的便直起了腰杆子来,后背挺的绷直,显得特别的自信满满说道:“介东西叫海东青!”
“海东青?”谭一纪皱起了眉来。
要说起来海东青这名字对于谭一纪来说,其实也算不得陌生,甚至早年的时候,自己跟着瘸子去北平给一个大户人家做白事的时候,还真就见过一只落魄旗人卖掉的海东青。
所谓海东青,其实就是大型的隼,也可以叫猎鹰。分为秋黄,波黄,三年龙,六年凤,麒麟柱,雾里白,玉爪。
其中纯白色的玉爪最为名贵,正所谓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这所谓的海东青,并非是某个品种,而是那辽金女真的时候,帝王出猎专用的猎鹰。换句话说是专门的熬鹰人,日以夜继熬出来的猎鹰。
几年前跟着瘸子去四九城的时候,谭一纪见识过一只六年凤。
那可真是神俊非凡啊!
尾羽似锦,翘羽之中点上几缕金,两翼挂金边,嘴喙似明月。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深邃锐利。
那时候的谭一纪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站在四九城的瓦楼上面,看着那只海东青振翅而起,腾空万里,直上云霄后,云雾之中上下翻腾。
那瓦楼就在灯市口,站在瓦楼之上往西瞧,不远便是紫禁城。而看着那海东青遨游在苍穹之上,掠过浮云落在金顶红瓦时,那看着是真叫谭一纪感到内心无比的震撼!
只是当初在北平的时候,谭一纪没能听见这海东青的声音,如今再听见的时候,却也是不免的啧啧称奇。
但转念又道:“说来奇怪,这邵公庄内外,怎么会有海东青的?”
天津卫不是四九城,更何况邵公庄还是天津卫的近郊。
北平城那地界的胡同里面,时至今日都有不少辫子虽然自辛亥那年便铰了,可是心底里却无不是怀念着大清的满清遗老们。这些都快揭不开锅的铁帽子王们,平日里就算吃糠咽菜,却也也架鹰斗犬,保留着那辛亥革命以前就根深蒂固的满清遗风。
所以蛐蛐儿该斗还得斗,这鹰该熬还得熬。
当初谭一纪在四九城见到的那只海东青,据说就是一个镶黄旗的旗人,染上了大烟和赌之后,又被人做局诓骗光了钱财,渐渐的家里那些祖上入关后积攒下来的家底儿,也就渐渐的败的差不多了。
于是便将跟着自己许多年的那只六年凤,卖给了一个军阀。
所以四九城有这东西实属正常,但是天津卫多的是寓公,什么是寓公?就是旧派失势的军阀,亦或者是在权利中心争斗中失败的野心家和政治家。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便是溥仪了,小德张,庆亲王载振。还有北洋的那些,徐世昌,黎元洪,曹锟这类军阀。
天津的寓公文化可谓是远近闻名,所以天津卫架鹰斗犬的可真没有四九城多。
谭一纪从小就在海河边儿上长大,红隼,燕隼,白隼这都见识过不少。
但大多数都是野物,但是这一声啼便是将那群鸦惊的四散而逃的海东青,谭一纪还真就是头一次见。
而且这邵公庄的地界,本就地处偏僻,怎么就会有一只如此神俊的海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