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桥边儿上,海河两岸,就因为这一档子事,此时此刻已是人头攒动,人挨着人,肩贴着肩,围的那叫一水泄不通
此刻不远处几条行在那海河上的小舟,已经晃晃悠悠的从河的另外一边儿移过来了,撑船的船老大在这数九寒天的季节,却是直接脱了上身的衣服,光着膀子,撑着双桨,使出了吃奶的力了。
海河上船运多得是,漕运跑船的多以南北货居多,沿着海河而上,一路到了三岔河口,那里码头众多,才是真正九河下梢的汇集之初。
然而这海河之上跑船的人,可以点也不必三岔河的口的少,天津卫也正是因为了海河而生的。
老天津卫嘴里有句话,天津依着海河立。没有海河,便没有天津。
正所谓码头兴旺之地,便是龙蛇杂处之地。重庆的朝天宫,上海的十六铺,天津的三岔口。
这码头之上可谓寸土寸金,天不亮就有无数人盯着码头讨生活。帮派结社那就多了去了,清末开始粮漕河运之上,便逐渐了形成了不少的结社的帮派组织。
谭一纪眼看着那条漕船穿过海河,再有个百八十米便要抵近万国桥下,于是便问起了翟道全:“老翟,这万国桥的地界跑船,算是哪家的啊?”
翟道全虽吃的是官饭,但是毕竟要在金汤桥混饭吃,那地界挨着三不管,能在金汤桥立足,就意味着能在三不管里横着走。
没有个千里眼顺风耳,翟道全也难以在金汤桥吃得开。
于是心里一番三五盘算之后,对谭一纪说道:“这地界容我想想...好像是李猴子的地界,跑船的多为第一特区的那几路人马。没错了,是李猴子,我敢肯定。我瞧见那条船上刷了利顺德的标,没错了,就是李猴子的。”
蒋云英八成是听不明白这些的,什么李猴子,什么利顺德,她全都听不明白,因为打小出生在洋房,宅院的高墙根本让她看不见,这平明老百姓的世道坚信,也更不会知道天津卫的码头江湖了。
“利顺德...李猴子。”谭一纪眯着眼睛,李猴子这名字陌生,但利顺德的字号,谭一纪可说是一点也不陌生。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岔河口往北三条水路,两岸码头无数。靠着水路漕运发达之地,帮派结社便多。天津地界又是北上水路进京的门户,接壤的是京杭大运河,故而这海河上的结社帮派里面,以北派青帮居多。
苏淮一代的青帮被称为南青帮,指的是以江浙沪为中心,在水路漕运上讨生活的青帮。
这青帮的前身便是漕帮,从明末清初开始兴起,也叫漕粮帮,多为河上讨生活的船老大,自行秘密暗中结社,成群结伙的也是为了能够抱团取暖。
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青帮便分裂开了几股势力,一为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另外一路则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
可是到了乾隆年间之后,这京杭大运河北段,也就是过了徐州地界,进了山东之后,这
青帮里面便分出了江北一派。从台儿庄到天津卫,这一路上的大小码头,大多数都被北派青帮所掌控着。
南北也有区别,南边儿的江湖老合,青帮就是青帮。
但是北边儿的青帮,更喜欢叫自己安青帮。原因不详,隐隐当中也多少带着点,与那南派隔大河而分开的意思。
自乾隆年间开始,这南北青帮之间互通有无,其中肯定是少不了摩擦冲突,打架死斗闹出人命的事儿那可海了去了,为了码头上的一亩三分地,打的头破血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亦或者拔了气门儿沉河的更是数不胜数。
什么是拔了气门儿,就是用带着血槽的刀子捅进喉咙里,不等血滋出来,便把人装进麻袋扔进河里。
越是这种底层苦力,才越是为了那一点血汗薄利,去与人搏杀性命,且手段也是凶残。
因为不狠就难立威,不好勇斗狠,就难在运河的码头上立足。
翟道全所说的利顺德便有青帮的背景,海河上的码头没有运河的码头多,但其中一半儿都是利顺德的,而过了三岔河口之后,利顺德的码头就更多了。
码头多船就多,走的就是一个人多势众的路子。秘密结社的组织,规矩就多,光是拜码头就足够那些大流氓们分油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