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到极致也就麻木了。
小馆愚无力地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她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沉睡又好像没有。她似乎能感觉到外界熙熙攘攘地嘈杂声,但是听得又不是很清楚。整个人就像一只即将死亡的丧家之犬,可怜又肮脏。
直到过了很久很久,小馆愚忽然感觉到似乎有人在轻轻地推自己。与此同时,有个温柔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喊着,“呐,醒醒,醒醒。小姑娘,醒醒。”
小馆愚第一次觉得这样的声音莫过于天籁之声。
但是,这时却有另一个人不耐烦地打断了,“姐,别叫了。这小乞丐怕是早就饿死了。我们还是快点走吧。祖母一定也不想待在这儿,对吧?”
稚嫩的童声,像是男孩子的声音。他似乎是在征询第三个人的意见,但是那被称为“祖母”的人并没有开口讲话。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小馆愚有点讨厌这个说话的男孩子。
“小寻,别乱说。”有着好听的嗓音的大姐姐出声阻止了,语气中是满满的不赞同,“祖母才不会像你这样没有同情心呐!”
被唤作小寻的男孩子不屑地哼了一声。同时,有第三个声音回应了。
虽然只是一个简短的“嗯”字,但是听声音应该还很年轻,不至于到了当祖母的年纪才对。
小馆愚不太懂这个是什么配置。出于好奇,她便攒了点力气,然后慢慢地睁了眼。虽然视线模糊,不过,她还是看见了三个身影。
最靠近自己的是一个穿着白色小洋装,带着精致的白色小礼帽的女子。她的长相温婉可人,气质甜美出众,漂亮的眸子里即将溢出的是满满的同情和怜悯。小馆愚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睛,确认眼前的这个女子应该就是刚刚一直想要叫醒自己的那个人。
而站在这名女子身后的是一名小小少年。少年穿着做工精巧的白色衬衫和黑色的西式背带裤,擦得锃亮的小皮鞋在太阳底下闪着名为昂贵的亮光。他似乎特别不能理解姐姐为什么要去理睬路边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所以满脸都是那种讨厌的傲慢和不耐烦。
说实话,小馆愚很不喜欢这样无礼的家伙。
不过,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虽然在民国时期,西方的文化已经从各个方面渗透在了东方的文明之中。人们开始喜爱穿着西式服饰,化上西方的妆容,讲究西方礼仪。但是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至少民国时期的人们不会像这对姐弟一样大张旗鼓地穿着西式服饰在大街上随便乱逛。思想仍旧固化的人们只会选择在宴会的时候选择西式礼服。
或许,这对姐弟穿着如此正式,正是为了参加某个宴会。
但也可能并不是。因为眼前这两个人给小馆愚的感觉是那种很现代的“西方人”。这并不是装腔作势的故意模仿,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直觉。也是一种推测。
同时,小馆愚还注意到大街上的人们似乎对这对姐弟如此夸张另类的穿着没有一丝反应。这种情况就好像是没有人能看见他们一样。
——看不见么?
世人看不见小馆愚,但是这对姐弟却能轻而易举地看见她。
于是,世人看不见小馆愚和这对姐弟。
所以,是同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