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受降城虽然也是个城,其实是个军事据点。城里又分内城、外城。</p>
内城有节帅府、节帅衙门、节堂,节帅府、节帅衙门又称镇使府和镇使衙门,是节度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p>
节堂为军事重地,节度使受命之日,朝廷要赐给六面大纛,以及双旌双节。到了军镇,六面大纛树立在节帅府前,旌节则收藏在节堂之内。重要的军事会议,一般要在节堂内召开。旁人非节度使传唤不得入内,否则要问罪的。</p>
外城则是军营,校场,马厩,军械库等等,各镇来的戍卒一般住在外城。如果戍卒过多,还要在城外择险驻守,与城内互为犄角。</p>
李克用五岁入军营,对这一切再熟悉不过。在城内转了一圈之后,索然寡味:此地比云州都差得远,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啊?</p>
这时,盖寓突然匆匆而来:“老三,节帅大人找你。”</p>
“你说找不着。”李克用不想搭理。</p>
“这可是军令,你不要让我为难。”盖寓正色道。</p>
李克用只得和盖寓往回走,一遍抱怨道:“你看这破地方,连喝酒都没地方。”</p>
“以我的经验,附近不但有酒楼,还有青楼。”</p>
“在哪啊?”</p>
“找到了再告诉你。”</p>
两个人来到节帅衙门,盖寓没有奉命,不敢入内,李克用昂热而入。大堂上只有李国昌正襟危坐,再也没别人,李克用当时不满道:“有什么话不能在家里说,非要到大堂上来。”</p>
“李克用,你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别给我胡吣!”李国昌板着脸。</p>
“末将不敢!”李克用心中一凛,老爷子平时怎么着都无所谓,公事上一点都不含糊。</p>
“这城池你也看了吧?”</p>
“看了,城小而坚。”</p>
“咱们替朝廷捍御边陲,肯定以守城为主,对于守城,你有什么想法?”</p>
“此城周围三里,有粮,有水,两千精兵,守半年不成问题。”</p>
“对方要是有数万之众呢?”</p>
“刚才不是说了嘛,城小,对方人再多,无法展开,也是白给。”</p>
李国昌点点头,又问道:“按大唐兵制,振武军应该有多少?”</p>
“兵六千,马匹一千五。”</p>
“你两千兵就够了,要六千兵不是浪费粮草吗?”</p>
“这是谁定的制度?草包一个。”李克用表示鄙视。</p>
“太宗皇帝。”</p>
“既然是太宗皇帝定的,肯定有其中的道理。”</p>
李克用连忙改口,要说能让李克用心服口服的人,估计只有太宗皇帝李世民了。李克用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六千兵,两千守城,四千出战。”</p>
“对方有数万之众,四千兵也太少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