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这四千兵是用来救援的,还有中受降城和西受降城,每城出兵四千,合起来一万二千人,就是一军,也不算少。”</p>
“不错!”李国昌赞许地点点头。</p>
“三座受降城,其实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头则尾应,击尾则头应,击腹头尾俱应。再一个,三座受降城如果分设三个镇帅,难免互不相下,而现在只有两个,就有主从之分,深得奇正之妙,太宗皇帝果然是英明神武。”李克用说得眉飞色舞。</p>
“是啊,太宗皇帝算无遗策,不过还是有一点没有料到。”</p>
“哪一点?”</p>
“现在的振武军,实际人数一千人,马一百匹。”</p>
唐朝末期,藩镇跋扈,边将也贪腐成风。藩镇拿出一些钱来贿赂边将,不用派兵戍守,省下一大笔差旅费。边将就随便招些人滥竽充数,吃着朝廷数千人的空饷。</p>
“看来大唐气数已尽。”李克用不禁长叹一声。</p>
“不许乱说,我看这边兵里面,倒有不少北地杂胡,十分骁勇,加上咱们的五百沙陀兵,一共一千五百人,你从这些人里挑出一百人,作为牙兵,护卫帅府。剩余的兵力,防守外城。”</p>
“末将得令!”李克用说罢又换了一副嘴脸:“能不能给我配几个帮手?”</p>
“盖寓,还有快来的那个萧玄衣,都给你吧。”</p>
李克用出了节帅衙门,盖寓正在门口跟卫兵打屁。两个人嚼着熟牛皮,正吹得高兴。</p>
据博物家考证,这种熟牛皮,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口香糖。那时候不兴抽烟,大家见了面,就互赠熟牛皮,以为礼节。</p>
那卫兵见了李克用,双膝一并,将手中长枪在地上一顿,算是敬礼,李克用将右手往胸口一按,一边还礼,一边循西阶而下,盖寓连忙跟了上去。</p>
“你们聊的很开心嘛?”出了衙门一箭之地,李克用说道。</p>
“我正问他哪里有酒楼。”盖寓神神秘秘。</p>
“还问到了?”</p>
“出东门十里有个下马坡,那里什么都有。”</p>
“你的经验还挺准哈。”</p>
“你在军营比我的时间长,这点道理都不知道?哪里驻有大军,附近必有快活的地方。”</p>
“老盖,你的才智都浪费在这上面了。”</p>
两人一边走,李克用将李国昌的任命传达给盖寓,最后说:“咱们搞个全军比武,以骑射为准,你弄个章程。”</p>
两天后,盖寓拟出一套比武程序来,李克用提了几点意见,最后报请李国昌,李国昌当即准许。并拨出一千五百两银子来,作为措办费用和赏格。</p>
不久告示就张贴出去,谕知振武军全体将士:所有人都有资格参见比武,备选牙兵。出类拔萃者,可任队头、都头,每个级别各有不同的赏金。</p>
军士们都知道牙兵待遇优厚,并且十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年的军饷,听说这个消息,无不跃跃欲试。报名比武的有一千两百多人。</p>
三天后,比武正式开始,校场之上旌旗飘飘,锣鼓喧天,两百沙陀兵沿着校场周边警卫,擐甲按刀,又显得戒备森严。</p>
所有参加比武的人员都在校场上排成队列,不准穿军服,以示全体平等。李国昌先给全体参赛人员训话,无非就是讲一下比赛的规则,违规者的处罚。以及公平、公正,以技取人的原则。勉励大家踊跃争先。</p>
司鼓手三通鼓后,参赛人员依次走上讲武台,讲武台上放着一个木柜,柜里面有很多纸团,每个人在里面摸出自己的编号。然后在盖寓那里登记姓名,并用毛笔,把编号写在该人的背上。</p>
所有参赛人员编过号后,按一百人一队,编为十二队,排列在校场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