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数声,擂鼓一通,比武开始了。</p>
第一个比赛项目:弓试。</p>
匠师每制作一张弓,就要称量一下弓的力量:用脚踏住弓弦,用称钩钩住弓腰,拉到满弦时,看看秤砣在什么刻度,这张弓的力量就是多少斤。</p>
根据称得的数据,古人将弓分成好几个等级:六十斤的弓,算是下力弓;九十斤的弓,算是中力弓;一百二十斤的弓,属于上力弓;超过一百二十斤的,就是虎力弓;能开虎力弓的人,少之又少。</p>
此次比武,用的是四钧弓,一钧三十斤,四钧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上力弓。上力弓能射出去一百多步,五十步以内,射出的箭足以洞穿人身。</p>
校场上并列着十二个士兵,十二个兵器架,每个士兵手里捧着一张弓,兵器架上挂着几十个箭壶,每个箭壶里有十支箭。箭靶在六十步以外。</p>
参赛者依次上场,引弓十次,十发六中者为合格。这不仅考核了参赛者的力量,也考核了参赛者射箭的精准度。</p>
能开上力弓,两膀子要有上百斤的力气,很多人一拈弓,就摇摇头,自动弃权了。也有的人侥幸能将弓拉开,射了几箭就后继无力。最悲剧的就是,十支箭都射出去了,结果中了五箭。</p>
虽然一千多人,不到一天时间就比赛结束,合格的人数有二百五十多人。</p>
第一天的比赛项目:弩试。</p>
弩的使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万弩齐发,射杀了庞涓。</p>
弩是一种大杀器,射程可达七、八百步,裂人洞马,无坚不摧。并且弩上有望山,上弦之后能延时发射,士兵可以从容瞄准,准确度很高。</p>
由于弩的简单易学,在古代的军队中普遍配备。一个新兵稍加训练,战场上就有可能射杀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p>
和弓一样,弩也有强弱之分,按力量的大小,可分为:一石,二石,三石……九石,十石。</p>
此次比赛用的是九石弩,一石四钧,计一百二十斤,九石相当于一千零八十斤。这个数据听起来相当骇人。</p>
其实不然,弓是两手撑开的,称多少斤就是多少斤。但称弩的时候,弩的一端要固定在牢靠的物体上,相对于弓的力量来说,要打对折,也就是说,九石弩相当于五百四十斤的弓。</p>
弩由弩臂、弩弓、弩机三部分组成,操作时最少需要两个人,开弩的称为“臂师”,瞄准的称为“耳师”。由于瞄准比较简单,对于弩来说,需要挑选的使开弩者。</p>
开弩也有好几种方法:臂张,腰张,踏张。其中以腰张的力量最大。</p>
此次比赛用的就是腰张弩,参赛者坐在地上,腰部系上腰钩,将弩平放身前,用腰钩钩住弩弦,两脚屈膝蹬住弩弓。然后两腿蹬直,身体后仰,将弩弦拉开。能引弩三次,就算合格。因为只考力量,就不用配备“耳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