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并没有战死,而是投降了匈奴。按他自己的说法,忍辱偷生,只为伺机归汉。结果朝廷杀了他全家,李陵从此终老大漠。</p>
李克用对于李陵的功过并不关心,而是问道:“李陵出征匈奴,用的什么车?”</p>
“应该是武刚车?”李匡筹道。</p>
“什么叫‘应该’啊?”</p>
“卫青远征漠北时,和匈奴决战,便环武刚车为营。《汉书》里面虽然没有记载,但李陵也以车为营,估计用的也是武刚车。”李匡筹不敢肯定。</p>
“武刚车什么样式?”</p>
“我也不太清楚,据说长一丈五尺,高六尺五寸,外侧绑着几列长矛,内侧是大盾。”</p>
“哦,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李克用恍然大悟。</p>
“不会吧,二操都说不清楚,你就明白了。”萧玄衣笑道。</p>
“车是根据它的用途制造的,知道了用途还不知道车的样式吗?”李克用反问。</p>
“你说这武刚车都有哪些用途?”</p>
“这武刚车长一张五尺,高六尺五寸,临阵时往那里一摆,刚好能掩护五个人,也就是一伍。</p>
“外侧绑着长矛,是对付敌人破阵的,内侧是大盾,是对付敌人箭雨的。盾上肯定有开孔,可以射击对方。”</p>
“三哥说得不错,盾上确实有射空。”</p>
李匡筹这么一说,李克用更加得意:“这车行进时可以用牛拉着,车上能乘士兵,并且能装载辎重,武器。士兵以射手为主,装载的武器以弓箭为主。所以李陵一天能用掉五十万支箭。”</p>
李克用这么一说,众人无不佩服他的军事素养,接着李克用便开始谈他的用兵方略。</p>
“按照李陵对付匈奴的比例,咱们造三十辆武刚车,招募一百五十名射手,带箭三十万支。基本上可以横扫讷支人了。”</p>
“按李陵对匈奴人的比例,李陵不是败了吗?”萧玄衣打击李克用。</p>
“匈奴人骑马,讷支人骑牛,这能比吗,再一个,讷支人虽然有两三千士兵,未必一下能集结起来。左贤王都死了两天了,他们还没动静。”</p>
“问题是武刚车怎么打造啊,还有三十万支箭。”</p>
“这箭咱们就用楛矢,楛木枝削尖了就能用。至于武刚车嘛,咱们可以买一些室韦人的牛车,再加以改造。”</p>
“打仗不是迁就的事儿,你这东拼西凑的,能行吗?”萧玄衣不齿。</p>
“你出个好主意也行啊。”</p>
萧玄衣被李克用噎了一下,只好改变话题道:“造车,造箭,招募人,这都需要钱哈,咱们的缴获明显不够。”</p>
“李陵横扫匈奴,缴获了很多宝物,战败之前,曾经把这些宝物分地方埋藏,左贤王是李陵的后代,他投靠讷支人,会不会跟这些宝物有关?”李匡筹的思路很开阔。</p>
“有什么关系?”萧玄衣对宝藏之类的很感兴趣。</p>
“比如借助讷支人的力量去寻找宝藏。”</p>
“二操,你也太能扯了哈,咱们现在说得是怎么打败讷支人,你扯到宝藏上面,就算这宝藏真有,咱们也顾不上。”李克用批评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