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飞尽,始见真心。一场风波后,萧玄衣和白无双前嫌尽释,相悦之情油然而生。</p>
云破月来,大河无声。萧玄衣本偎白无双坐着,此时二人执手相看,浮生若梦。</p>
许久,白无双似嗔非嗔地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p>
“对不起,我……”</p>
萧玄衣想解释,一时不知从何说起,闷了好大一会儿,正欲有言,白无双却道:“我吹箫给你听,好不好?”</p>
“好啊!”</p>
萧玄衣拿出箫来,递给白无双。由于气力尚未恢复,白无双先吹了两首慢调,萧玄衣看得技痒,正想献丑,白无双便吹起《长相思》来。</p>
白无双神态悠闲,指法轻盈。自己撵狗捉鸡一般,才勉强成曲,相较之下,萧玄衣差点没跳进黄河也洗不清。</p>
一曲完了,萧玄衣便问:“大半个月前,我来丰州,晚上出去吃饭,碰巧听到有人吹箫,那个人是谁啊?”</p>
“明知故问。”白无双似嗔似羞。</p>
“每天晚上都吹吗?”</p>
“你说呢?”</p>
听到这话,萧玄衣心里甚是歉然,如果没有一场漫长的等待,一来丰州就听到箫声,世界上哪有这种巧事?</p>
“前几天我等你的箫声,等着等着就睡着了,还不知道你到这黄河边上来了。”萧玄衣涎着脸表白。</p>
“这里本来就是我家的牧场,我来这里不行吗。”</p>
白无双虽然如此说,萧玄衣心里明白,肯定是在丰州城内不方便,所以白无双才会来黄河边等他。</p>
“我那一曲《爱江南》真是编得好啊。”萧玄衣自说自话。</p>
“什么你的《哀江南》,那是跟我学的好不好。”白无双莞尔一笑。</p>
“虽然是跟你学的,但学会了就是我的了。”</p>
白无双想了一下:“也是这个道理,那我再送给你一首诗好不好。”</p>
“什么诗?”</p>
“《春江花月夜》。”</p>
“现在是秋天,咱们又在黄河,这诗没理由吧。”</p>
“跟你说,这首诗有箫谱,我一个人吹箫没意思,你在旁边吟诗,这样才好。”</p>
这种附庸风雅的事儿,跟李老三是万万学不到,萧玄衣连说“好极”。</p>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共三十六句,是盛唐诗人张若虚所作。</p>
张若虚,扬州人,虽然是“吴中四士”之一,却少有作品传世,因此一首诗,后人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p>
萧玄衣虽然是文盲,但学起诗来还是比学乐理快。只是这首诗太长,萧玄衣用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这篇诗背下来。</p>
用诗配箫也不是一个人吹箫一个人吟诗就行了,还要讲究合拍。白无双便把这首箫曲的节拍示范给萧玄衣。</p>
想起李克用曾经用弓弦打拍子,萧玄衣便抽出灵蛇疾剑来,屈指而弹。那剑便嘤嘤嗡嗡,异乎箫声。</p>
白无双觑了一眼道:“好极!”</p>
“你也能看出我的剑好?”</p>
“剑的好坏我看不出来,但眼下也只有剑拍才能配得上我的箫声。”</p>
“嗯,大俗即大雅。”萧玄衣记得莫聪说过这句话。</p>
此言一出,白无双偷笑了一下,萧玄衣纳闷:“怎么了?”</p>
“没什么!咱们开始吧。”</p>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p>
两人并肩坐在黄河边上,大河东去,月华如练,诗声朗朗,箫声悠悠。</p>
……</p>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p>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