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帝制作了一个九寸长的竹管,以竹管的发音为黄钟正声,这以后才有了“乐”的出现。</p>
礼以节情,乐以发和,“乐”在社会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众和谐,宾客安定,远人悦服,甚至家畜兴旺,这其中都有它的功劳。</p>
大唐龙兴以来,几位皇帝都对“乐”感兴趣。随着疆域的拓展,又融合了四夷之乐。“乐”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p>
令人遗憾的是,先贤之制毁于一场秦火,后来又经过多次战乱,乐之律准与古制渐行渐远。</p>
李龟年也是个神仙迷,因此他指出,现今神仙越来越少,跟古制的散佚有莫大关系。</p>
“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萧玄衣读到这里不免发问。</p>
“你是修道的你应该更清楚啊。”</p>
“我对乐律不太懂哈。”</p>
“这个最好请教一下你那个孙博物大哥。”</p>
一篇开宗明义后,接着便是李龟年的作品了。所谓协律,就是按照诗的韵律谱成歌曲。当然,曲谱是李龟年创作的,诗是别人的。</p>
因为有诗有谱,萧玄衣也没法念,便和白无双一同翻看,翻着翻着,便翻到了那首《伊川曲》。</p>
白无双正要翻过去,萧玄衣连忙说道:“我看看。”</p>
“这首我会。”</p>
“我不会啊。”</p>
“曲谱你也看不懂啊。”</p>
“我不会看诗吗?”</p>
这回白无双终究没强过萧玄衣,萧玄衣便对着月光读起诗来:“哦,这《伊川曲》是王维的。”</p>
白无双别过头去不理他,萧玄衣自顾读:“‘清风明月苦相思,’果然是好诗!”</p>
萧玄衣瞥了一眼白无双,又接着读道:“‘荡子从戎十载余。’这句不好,我不荡哈。”</p>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p>
读完这两句,萧玄衣难免因景生情,想起白无双将来这么苦等他,心里开始隐隐作痛。</p>
“怎么不贫了。”白无双问道。</p>
“你是不是知道我今天是来道别的?”</p>
“你又要走了?”白无双转过身来。</p>
萧玄衣点点头。</p>
“去哪?”</p>
“河西。”</p>
“要多久?”</p>
“估计要三年。”</p>
这下连白无双也不说话了。</p>
“无双,你知道我这不去不行的。”萧玄衣想辩解一番。</p>
“你就去吧。”</p>
没想到白无双答应的这么爽快,萧玄衣倒是有点不放心了:“你生气了?”</p>
“没有。”</p>
“不可能吧。”</p>
“只要你心里面记得,我等你一辈子都没关系,何况三年五载。”</p>
轮到萧玄衣不说话了。白无双见此反而笑道:“都说一诗成谶,没想到还真让我遇到了,既然是诗谶,这首《伊川曲》,你应该好好学学。”</p>
“你先吹一遍让我看看。”萧玄衣将玉箫拿出来递给白无双。</p>
白无双轻按箫孔,箫声幽幽想起,纤纤十指间,不知是月光,还是霜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