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就到了后,关于日本65x50毫米友板枪弹穿透能力的争论都一直存在。
在抗日地,有三八大盖一枪对穿眼儿的说法,而重庆和米军方面,却有65毫米友板枪弹进入人体后易翻滚,杀伤力巨大的说法。
陈祎不是专业的军工人员,没见过实际情况,可也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了一些推断。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子弹有三种规格:65x50毫米白铜甲铅芯圆头弹、65x50毫米白(黄)铜甲铅芯尖头弹以及77x58黄铜甲铅芯尖头弹。
点毫米枪弹在中国战场上的配发并不多,主要配发给关东军和平洋战场上的军队。因此点五毫米的弹药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最常使用的弹药。
而点五毫米的圆头弹和尖头弹,虽然可以混用,可两种子弹的弹道性能是不同的。
点五毫米圆头弹诞生于1897年,弹头重心靠前,仿自毛瑟枪,当时枪以及枪弹的普遍设计,就没有平衡射程和杀伤力,只是一味地追求射程。
因此,点五毫米圆头弹跟原配的“金钩枪”配用,能出将四米的最大射程。对于这样的子弹,击中之后“一枪俩眼儿”只是常规操作。
而点五毫米尖头弹则是圆头弹的进型,应该是随着三八大盖一起出现的:日俄战争之后,日军了战争中金钩枪和子弹暴露出来的问题,并进行了中进,子弹重心靠后,遇到物体易翻滚。
众所,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到了战争后,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动用库存的圆头弹,并不是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听自家老头子讲两种弹药的恩恩怨怨,陈钰脸上露出了笑:“爹,既然日本人已经动用了库存,那是不是意味着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八年之后还有八万呢!
陈祎倒不好击自家闺女,笑着点了点头:“小鬼子,也就还有一年多的景了!”
“不过……”
陈祎一个转折,将陈钰迷糊了:“不过么?”
“是胜利时刻,就要加小心,”陈祎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长的笑,“很多人都是倒在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次冲锋中的……”
儿子闺女家,新年自然又重新充满了欢笑声。
1944年,猴年,关键词,反攻。
新年当天,山城方面的广播播出了远征军在缅甸发动反攻的息。
正月里,新华社播出了新四军冬季攻势的成果:江淮地区的地几乎连成片了。
1944年二月下旬,远征军全歼日军第十八师。
三月初,苏军在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重创汉斯方军……
胜利的曙似乎已经日可待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只不过,有些烂泥,就是扶不上墙。又或者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四月中旬,日军为了解救围困在东亚的孤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日华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挥148万日军击溃了中国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军约30万军队,占领了中原大部。
此战中,某人掘开黄河大堤成的1942年到1943年大灾荒的恶果终于出现了:中原地区十室人烟荒芜,兵员难以补充。
而让普通民众心寒的是:负责赈灾的经奇,称入“水旱皇汤”四害的汤恩伯不仅私吞赈灾粮,还纵属下奸淫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