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点一滴收集信息。他们的刻苦勤奋,让他们自叹弗如。他们本应为革新事业收集情报而去。但是,他们被私下交待,他们的任务是阻挠对方的行动。他们要替当地县府文过饰非,隐恶护短。他们忙着弄虚作假,修修补补。他们手上也有成沓的资料,无非是歌功颂德,力挽狂澜之作。
这次,如此规模庞大的官员小吏去往各县。最有意思的是,赵盾的人是以购置军械器具的名义而去,他们只是是象征性的买了些器械回来。除此之外,他们一沓沓的汇编材料中,净是与武器无关,却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他们对“主业”只略谈一二。对“副业”却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大有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之嫌疑。
除却旗帜鲜明,烙印深刻的两派人物之外,这次被赵盾启用的十人中,毛遂自荐的三人,可说是心无旁骛,意气风发。
从前,他们只能在一年一次的大会上,远远看一眼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因为他们的勇敢突破,孤注一掷的放手一搏,他们长期怀才不遇的苦闷,得知被纳入出行名单之时,一扫而空。
过去一个多月的地方生活,对他们而言,像是仙境一般。尽管脚踩泥泞,头顶倾盆暴雨,仍然浇不熄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是的,就是希望!他们长期被绝望掩埋,终于呼吸到一丝希望的空气。于是,他们就着这点空气,慢慢扒开淤泥,希望一点点扩大。他们已经来到地面,怎能不好好见识这花的芬芳,鸟的啁啾呢?
身体的辛劳不算什么,总比无所事事却心处黑暗强十倍。他们不像那些一直围绕在权贵身旁的红人。那些人,来到此地,时时觉得煎熬。他们是甘之如饴。
此刻,坐在宴席上,喝着大将军递过来的酒,他们恍如梦中,激动得几乎要流泪。他们曾经如小灌木,被参天树木遮盖住阳光雨露,苟延残喘。忽然间,恩波降临,普雨至身,怎能不雀跃欢呼?
十人中,被四位‘伯乐’相中的‘千里马’,更觉天降好运,喜不自胜。他们虽满怀一腔热忱,却不如自荐的三人般,对自身处境如此深恶痛绝,急于挣脱。
他们将不满深藏。平时小心翼翼,行事做人尽量圆融,却又不滑入左右逢源的滑头之列。他们左右平衡,对人对事很少公开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关键时刻,他们会毅然站出来,声明立场。所以,他们不是乡愿,没有人人称道,个个说好。支持他们的人会欣赏他们。反对他们的,也不会视之如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才华过人,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养晦待机。最后雨收云断,薄雾散尽,终得见朗朗晴空。他们欢欣并克制,感恩化为行动。一旦他们选择了某一方,便会全力以赴,尽忠竭能。
剩下三人,虽是“五君子”阵营的,却一直备受冷落。本不在名单之上,后来竟意外被选中。此时的他们,内心独白是:矛盾挣扎,忐忑不安。
当初,“五君子”等人拟好名单,还未上呈赵盾,名单已经在内部传开。谁在谁不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三人,做事有能力有拼劲。无奈出身低,平时又笨嘴拙舌。无钱也无力取悦讨好上官。所以,他们并没有进入六人的法眼。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想想自己的处境也是意料之中。几番自我安慰之后,也便释然。
偏偏造化弄人,他们被通知上了名单。可是转眼却发现,他们实际任务竟与名义上的背道而驰。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赵盾那边又有意无意的暗示他们,要知恩图报。要求他们为“改革派”效力,努力查访民情,如实回报。必许诺,将来自当重用,前途远大云云。
可是,他们身在六人麾下。如果投靠“改革派”,那是对现在主子的背叛。如果继续目前的情势,他们也不过是“五君子”等人无足轻重的棋子而已。相反,如果他们弃暗投明,相当于从此重生。未来有种种可能。他们的处境自然会比目前好太多。功名、厚禄,这些过去他们在底层,苦苦压抑不敢奢望的,争吵着,翻腾着,企图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