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胶着,赵穿无奈,满腔怒火没处发,正觉得无聊要走。突然又调头问道:“宫中的消息从何而来?”
“全赖两位将军和侍卫长。”贺文说道:“我们也派了一明一暗两队人马监视宫中,密切留意侍卫的言谈行动。”
“光靠他们也不是办法。人多消息多,我回去之后可以请公主帮忙打听。再者,我是附马都尉,进出宫室很方便,我也顺道去打探打探。”事关赵家主事人的安危,赵穿不得不收拾心情,严阵以待。
贺文忙不迭的点头。多个人多条路,如果赵穿利用好自己的身份,相信有用的消息很快就能进来。事情的真相越早暴露,大将军回家的日子就快了。
这一天一夜,脑子闪过的念头,情绪遭遇的转折,纷繁厚重得仿佛过了一年。贺文派人去找赵穿时明明还提醒过自己,见到赵穿,要提醒他,利用他身份特殊,打听消息有许多便利,请他多往宫中走走。赵穿来到跟前,贺文被他的情绪感染,竟然忘了嘱咐。幸好,赵穿主动提出来。
赵穿参与进来,事情就容易多了。赵氏共两支:赵盾一支,三个弟弟初入仕途,资历阅历尚浅,不宜卷入此事。而且,人多反而容易引起对方注意,不利于查清真相;另一支,赵穿是老大,可说是义不容辞。他背后有公主的支持,还有他父亲那一宗的资源。如果他把周围的关系全都调动起来,产生的威力会很大。
除了赵穿给自己安排的任务,贺文还提醒他,必要时,召集他府上的人手,配合这边的行动。赵穿自是满口答应。之后,赵穿就离开赵府。临行前,他交待贺文,这边有任何进展,务必派人通知他。
难熬的一天总算过去。时间继续向前。晚上盼着太阳早点从东方升起,因为天亮了就能去打听消息。祈求太阳走慢点,因为一旦日落西山,表示一天又要过去,所有的动作都要终止,只能来日再战。
贺文想,干坐在家等消息,实在太过被动。虽然府上也有派出轮值侍卫在宫门前监视,毕竟都是守株待兔之举。赵府上下几十口人,人力手段都不缺,只是苦于有力无处使。这该如何是好?
想来想去,突然想起昨天提到的地图。
贺文找来地图,把绛城周围的山川河流都标注出来。从地图上看,南面、东面地势平缓,道路开阔。西面山多树多,道路崎岖。为了避开君主的穷追不舍,大将军应该会选择往西走。一来,遮挡较多,易于藏身。二来,再进一步,如果要寻求庇护,西南有秦国。
南面和东面已被排除,大将军会不会已经离境?不!贺文摇头。去秦国应该不是大将军的首选。身为正卿,一旦离境就表示已经背弃自己的国家。大将军绝对不会主动选择这条路。
再者,距离大将军失踪到现在,仅仅一天两夜。宫中并没有传来消息,说是已经派出人手去缉拿他。假如他已逃走,只要保持现状就好,不必改主意去秦国。
所以,大将军很可能在西面某地。有绿树丛林掩映,易于隐藏。有山则有河流,有河流就有水源,只要有水就能生存下来。
想到这,顿觉得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贺文心头一喜,决定马上行动。与其受等待的煎熬,还不如带着人马四处去找,或者有线索也不定。
说干就干。贺文招来两名身强力壮的仆从,又叫上两名值守士兵。对众人宣称,他们要到郊外骑马,顺道去集市采买些木材。说完,一行人踏上了寻觅之路。
为了还原当日的情形,他们特意绕到宫门前,从那里出发。宫门前是一条笔直大道,一路向北。由于是官道,白天人很多。不远处有个岔道,沿岔道走就是西面。
贺文一行人走入岔道。这是条小路,几乎没什么人,也没什么遮蔽,两旁是农田。前面有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