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看去,有众多仆正跪伏在地上用布巾擦拭地面,却仅有两名立枪带剑的黑甲侍卫镇守在祖庙的入口处……</p>
此处天坛,方圆近大半里。天坛最北,是一座背靠崖建的祖庙,此外皆为空地,也仅有西侧建有一处梯道可以上来。</p>
祖庙中,供奉着风国自建国以来的二十一位君王灵位,以及千百年来所有逝去的皇族子嗣。而庙外的这一处偌大的天坛,实则便是一座巨大的祭坛,或者说……是通往仙界的传送阵。</p>
在天坛广场的中心,有一处百丈见圆的八边形石图。——这便是祭坛所在。</p>
祭坛有图纹,似完全在平台上雕刻出来,它正中心处有一块三尺见方的八边形石砖,在这块石砖的正中心处,有一个黑白太极的图案。</p>
而太极图案外周的石图,也尽是根据石图的形状而被分隔为八大板块。且,每一大板块上的图案都是云海腾龙逐日图。至于这八条神龙所逐之日,则正是祭坛正中心处的那个太极图。</p>
除了这祭坛之外,其他空余的广场处,便只铺设着简单的石板,没有过多的装饰,也仅有边沿处的栅栏。</p>
时下,秦尚带着秦笙正走向那里,且有近百名自备水桶的仆从正在用布巾擦洗这处祭坛,包括整个广场的地面。</p>
此间,若用更加宏观的角度从上空俯瞰,可发现:</p>
虽然天坛之上仅两名护卫镇守,但整个天坛广场上却尽是忙工。再放眼左侧那蜿蜒曲折的登山道上,只每隔三丈上下,道之左右便各有一名卫兵在站,更有不少召有飞鹰的黑衣密卫,正在山道各处的转角上或蹲或站着收发情报。</p>
时间,距离风国每十年一次的仙召大会,已经不远了。</p>
……</p>
十日后,扶风,南城外。</p>
乃至此时,仍有不少前来参加仙召大会之人到来,虽三三两两,但许是不尽。</p>
不多时,郑明也从远路而来,但见这巍巍扶风之雄伟,他不由微微一笑,便暂且在半里外的这处土包前停立了下来。</p>
“扶风……”郑明远远地观望着扶风城,目光游移且隐隐闪动。扶风城的雄伟,是他生平之仅见。</p>
白石城楼、高屋建瓴,单是城楼已可谓高巍耸立,但城内那众多琼楼玉宇,却仍然探出头来、壮观非常。</p>
“雕龙砌凤盘中玉,琼楼玉宇栉比之。”曾有人如此形容它,然印证在郑明的眼里,却还缺少了那么几分气势和威严没有增添入里。</p>
只这些,都被他一念带过。</p>
咕噜噜……</p>
且在这时,突有马车声从后方传来,引得郑明目中一动而为之转目。</p>
当下,便有一名衣着朴素的老者从斜路上驱驶出一辆平平无奇的座驾。</p>
马车两侧的窗帘皆半敞着,虽能看到其内坐有一名少年,但那名与少年并排而坐者,却是因为太过高大而看不见容貌。</p>
那少年面相孤傲,此时正环抱着双臂,且在他的右肩窝中还夹抱着一柄长剑。时下,他正张口说着什么,但却微仰着头且闭着眼睛,神色中更凸显出几许不屑和不耐。</p>
马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马儿也只是闲庭信步向前。而当郑明观察完那位驱驶着马车的老者后,马车也已经来到了他的近前,但却未停顿,从他面前慢慢驶过。</p>
在彼此擦面而过时,郑明便顺着马车看向车窗内,与那名少年有了一面之嫌。</p>
当郑明看向他时,他似也察觉到了郑明的目光。但在一眼看去后,他便又重新闭上了眼睛,且拉下了帘幕,似是一眼也不愿多看。</p>
郑明默默地望着马车离去,直到它行驶到城门前,且只稍停,便被直接放行、进入了城内。</p>
“唪。”郑明轻笑,便也不再停留,径直地朝着城门走了过去。</p>
临过检前,郑明便早早的将夫子的信荐及宜州城的令鉴拿了出来。当过检时,检察官只拿来一验,便吩咐部下接管过检之务,随后亲自引领着郑明去往了距离王城不远的驿馆。</p>
一路上,郑明对城中境况应接不暇,所过之处尽皆满目琳琅,如此之下,其心兴亦为之振奋和雀跃了起来。</p>
途中,检察官也曾不留痕迹地观察过郑明几眼,但并无他言。</p>
这一路漫漫,许快行了将近小半个时辰。</p>
驿馆的门庭及外区颇阔,但此时已经车马为患、座驾成排。看来,所到来者,并非如坊间明面上的传言那般,仅区区百人。</p>
待来到驿馆后,检察官示意郑明且在门外等候,便径直向着驿馆门口的守卫走了过去。只简单的几句交流或吩咐后,检察官便转过头来向郑明点了点头,随后便拿着信荐和令鉴离开了这里。</p>
看他去往的方向,是王城那边。</p>
郑明一直目送着对方离去,直到对方快匆匆的身影消失在原处的人流中,他才转过头来看向驿馆门口的守卫。</p>
目光一处下,两名守卫也露出微笑,并稍稍俯首、侧身引请着邀请郑明进入馆内。</p>
郑明一笑而俯首敬谢,随后便一步踏上了门外的台阶,任由右侧那名守卫将自己带进驿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