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因为习武,这一世的芈凰比上一世还高了三分。
在崇尚娇小柔弱之美的楚国女子中,绝对算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可是面对高了她一个头的若敖子琰,却还是只能仰起尖尖的下颔仰望。
既然不想避不想逃,那就单刀直入好了。
迂回,本就不是她擅长的。
“芈凰不知何德何能,能得公子青睐,再三相助。”
明明他们就只是一起读过书的陪读和王姬的关系,一起在上书房挑灯夜读书备考的关系,一起受过潘太师夸奖的“好学生”关系,一起躲避过芈昭的关系……
当然,后面又有了三年飞鸽传书的师徒关系,而现在,是定了鸳盟的未婚夫妻关系。
说实话,三年前的若敖子琰。
她并不了解。
在她眼中,他就是众陪读公子小姐中的最佼佼者。
楚国第一公子。
这样的名号并不是谁人都当的起的。
而她只是三位年长王姬里不起眼还少言寡语的嫡大王姬,既没有嫡母王后倚靠,外祖父又远在北疆,在这偌大的深宫后院里还不如寻常贵族小姐三分尊贵!就连后宫里稍有身份的宫人都可以随意轻慢于她。
重生的她。
唯一的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再苦再累都要努力念书识字,从而改变这多活的一世。
可以说曾经的若敖子琰,就是她在上书房学堂里奋斗的最高目标。
皇天不负有心人。
自从得到了潘太师的认可。
有了“好学生”这张护身符,她才得以时不时在后宫中活的更好些,还能得到她那病的连关爱子女时间都没有的父王,偶尔的眷顾一二。
而她真正和若敖子琰接触,却是她离开王宫,远赴庸国。
这三年间的事情。
通过那一封封飞鸽传书,她才真正见识到了楚国历代,最杰出的未来令尹是如何的颖悟绝伦,足智多谋,他明明身在千里之外的郢都,却能智胜千里之外,比她这个身在庸国领着监军挂名的王姬,还要了解战场的一局一势,军情战况。
若说他的耳目遍布整个三军都毫不夸张。
那层出不穷的主意和手段使得她们的大军,一次次抵御住庸国大军,甚至后来主动联合秦巴出击庸国军队,将他们赶回庸国,全赖他背后指导有方。
如今回想起来,这场战事若没有他,能赢吗?
而她能功成身退吗?
在当时,答案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凭被军中大将所藐视的自己,根本无兵可以驱使,无令可以发号,无策可以应对。
若敖子琰点点头。
半天却不说话。
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整齐的不能再整齐的云纹滚边大袖,似乎正在斟酌即将出口的一字一句,最后吟吟一笑:“子琰虽早知王姬有此一问,只是一时间,却不知从何说起……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啊?!”
芈凰微微错愕地看着眼前这位自她有记忆以来一直唯淡定从容而行止不迫的家伙。
少见地露出一丝尴尬的笑。
即使如此,也丝毫不曾折损他的君子风度。
扣指微弹袖摆,若敖子琰自嘲一笑:“既然理不清,那子琰就从最初说起吧。”
被若敖子琰这样一说,芈凰倒也勾起了几分兴致。
诚心洗耳躬听。
“好。”
寒冰玉砌的男声,带着几分回忆,娓娓道来。
“子琰对王姬的第一印象,是王姬第一次被太师处罚。子琰当时看到王姬一个人傻傻顶着一卷厚重的《诗经》倚墙罚站,就在想这位大王姬可真是三位王姬里面最笨的一个了,身为陪读的琰是作什么用的?不就是这种时候,替王姬分忧解答的吗?”
“可这位王姬不知便罢了,这么简单的诗经只会背却不知其意,死背书有何用?还不是照样被潘太师责罚。”
立于面前的芈凰,闻言,眨了眨眼。
你若敖子琰刚刚还说想娶我。
原来就是这样?
“也可能是后来王姬终于肯找子琰第一次借笔记起,那时候大王姬明明自尊心很强,却还是低下头来找子琰求教。子琰当时想,这个大王姬看来也不算笨的没救。”
芈凰暗暗捏紧袖中拳头。
有一种想要打断的冲动,却还是继续听下去。
只是那双越挑越高的峨眉,泄露了几分她此时的心情。
“是吗?”
“王姬借了一次笔记之后,可惜却再未找我借第二次。子琰当时等了好几日,又再三看到你面对潘太师留下的策论,绞尽脑汁。即便如此,王姬你也不来找子琰……子琰为此不知为何气闷了多日,最后叫我的侍从把笔记抄了十数份,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份。”
芈凰想想,好像真有这么件事。
不过他小小年纪就如此爱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