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狗吗?”赵重歌问道。
“我的身体是狗,但是我的身份是庙里的守护灵。圣官大人。”白狗回答道。
“哦,那你把我叫来有什么事?”赵重歌问道。
“圣官大人您误会了,是我家道君老爷托我传话的,因为道君老爷不能随便离开庙殿,所以传话的事情都是我代劳。”白狗回道。
“道君老爷?是这里的城隍?”赵重歌疑问道。
“按照民间的说法,道君老爷的身份是这里的城隍。”白狗回道。
“竟然还真的有城隍啊,那是不是也有玉皇大帝啊?”赵重歌忍不住联想,自言自语道。
“回圣官大人,玉皇大帝是杜撰出来的,虽然城隍的身份和这些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但是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官职。”白狗不厌其烦地恭敬回答道。
“那你一直称呼我为圣官,圣官也是一种官职咯?”赵重歌问道。
“是的,圣官大人,不过道君老爷的官职是没法跟您比的,具体的情况,您见到道君老爷他会跟您详细说明的。”白狗说道。
白狗说完便在前面带路,领着赵重歌朝城隍庙的后院走去。
一般游客能够出入的是城隍庙的正殿,偏殿以及前面的前殿,而后院是工作人员起居的地方,都被“游客禁止进入”的标语拦住了。
赵重歌跟着白狗来到后院,一个身穿正装的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早就在门口等待。
见赵重歌走进,中年人一脸笑容地迎接道:“恭迎圣官大人赏光莅临小庙,下官俗名李琛。”
赵重歌对中年人的过分恭敬有些不适应,见他躬身行的古礼,又不知道自己的圣官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等级,出于礼貌,他也回了一礼。
他这回礼把李琛吓得一哆嗦,差点当场跪下,口中连呼受不起。
“你就是这里的城隍?”
赵重歌没有过多寒暄,直接了当的问道。
“回圣官大人,我是城隍的凡身,负责处理凡间事务,道君的真身还需要劳驾圣官大人移步到书房相见。”李琛恭敬地说道。
由李琛在前面带路,赵重歌在后面跟着,白狗也跟在身后。
等到两人来到写着书房的屋前,二人进入到屋内,白狗蹲坐在门口守着。
来到书房,赵重歌落座后,李琛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厚重的无名书册,翻开书册,书页里面挖了一个方形的洞,洞里放着一束用不知名的叶子包裹的香支。
李琛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根,插在案桌的香炉内,用非常古老的工具火折子点燃后,示意赵重歌入定,自己也端坐在座位上入定。
袅袅的清香传进赵重歌鼻腔,一股雨后林间的清新之感充斥着赵重歌的全身,又有一股凉爽的清风拂面之感,一股淡淡的灵气让他的神念瞬间轻灵,仿佛置身在山水之间。
赵重歌慢慢地睁开眼睛,此时已经身处一片无尽林海之中,他此时正站在林海间制高点的一处楼阁中。
楼阁内也是书房的布置,不过要清新淡雅许多,四处皆是明窗,视野开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屋内还坐着一位身穿古制唐宋便衣服饰的年轻男子,相貌端庄,温文尔雅,手中握着一把折扇。
看到赵重歌望向他,他双手抱拳对赵重歌躬身行了一礼,口中称道:“见过圣官大人。”
赵重歌依旧学着他的模样还了一礼,年轻男子倒是没有惊慌失措,只是侧身避了过去。
“圣官大人,下官是此地的城隍,道号清光,受圣子圣喻,给圣官大人通释一些讯息,受规则限制没法亲自前往拜访,还望圣官大人海涵。”
清光道君声音轻灵地说道。
“看你们一直叫我圣官大人,我有点不太适应,我叫赵重歌,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赵重歌说道。
赵重歌对于突然出现这里一点也不震惊,因为他知道此时自己并非本体肉身,而是神识幻化的身体,不过此处是什么地方,他也不太清楚,应该是类似于神识空间的地方。
赵重歌还没开口问,清光道君就主动解释道:“重歌圣官,此处是我的道场,是类似于神识空间的存在,但是比神识空间更高级的存在,我看您神识凝实,想必已经到了练气期,此时的神识空间只能封闭于体内,等您境界更高的时候,神识空间就可以接纳外物,不过需要一些引子,例如我的神识空间的媒介就是山香,这都是因人而异。”
赵重歌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你口中的圣子是姬信吗?”赵重歌问道。
“确实是圣子的名讳。”清光回道。
“你能跟我说说关于你们的事情吗?”赵重歌问道。
清光道君一直面容温和地回答问题,给人一种如沐清风的舒爽感。
“下官知无不言,可能内容有些长,请重歌圣官耐心倾听。”
清光道君顿了顿,接着说道。
“天地的运行被称为天道,天道由神道,运道和世道组成,世道是就是所谓的万物轮回之道,众生的生老病死,皆在其中,轮回之道以人为尊。运道则是负责世间的兴衰和众生的功德,神道则是运道和世道的根基,是这世界存在的根本。而城隍则是世道运行的监察者,维持着世道的稳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神道渐渐地隐没,天地间的灵气渐渐地衰弱,直至如今的枯竭,这导致运道和世道的运行失去了平衡,世道轮回变得脆弱,身负大运道之人,稍微异动,就如同猛龙过江,翻江倒海,导致世道混乱,生灵涂炭,因此才有城隍一职应运而生。如果有大气运的人出现,我们就要告知他们规则,让他们在凡间行走时要遵守规则,否则轻则惩罚,重则镇压,以维护世道的平稳。”
“城隍还有部分协调轮回,判断功德,辅助运道的职能,就是民间传说的判官的能力。而统领世间城隍的就是圣官,圣官之上便是圣子,圣子统领着所有圣官和城隍,如果说民间流传的神话里的玉帝一定要找一个对应的话,便是圣子了。不过圣官和城隍间有着天壤之别,圣官是可以在人间随意行走,而城隍是没法离开自己的庙宇的,因为天地间的环境不允许只有阳魂的我们在世间行动。”
赵重歌听到这里,疑惑道:“什么是阳魂?我只听过阴魂?”
“人的神魂由三魂七魄构成,当身体的寿命耗尽,躯体留不住魂魄时,神魂被迫离开身体,形成了阴魂,阴魂如同无源之水,终归会消散在天地间,但是如果神魂离开身体时,有阳气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就会长久的存在,这便是阳魂。而我们这些城隍之所以能存在千百年,是因为每一座庙宇都是一个阵法,我们通过阵法和宿体共享着生命,而且宿体也需要命格相合才可以。虽然大部分时间我都处于沉睡状态,但是即使这样也会极大的缩短宿体的生命,你看李琛的容貌已近中年,实际上他才二十有余,最关键的是,宿体是不可以离开庙宇的,这对一个正常的年轻人才是极大的折磨。”
清光道君声音平淡的说着,但是赵重歌感觉他的情绪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你没办法离开这里,那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啊?”赵重歌说道。
“虽然我没法离开这里,但是城隍之下还有可供差遣的阴使,帮助我们行使维持稳定和刑罚之权。”清光道君回道。
“阴使?”赵重歌疑惑道。
“重歌圣官可曾听过守村人?”清光道君反问道。
“我看到过一点关于守村人的信息,守村人又叫镇灵人,白天痴傻,晚上化身神将守护村落,莫非他们就是阴使?”赵重歌说道。
“确切的说,他们是阴使的宿体,刚才说了城隍需要阳魂宿体,而且还需要需要庙宇里的阵法维持,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躯体里是不能出现两个灵魂,一山不容二虎,否则必有一伤,而镇灵人皆是三弊五缺便是阴使强行占据宿体,导致宿体本身的灵魂不全所致。民间传闻的守村人逢白事必到,实际上是阴使为了确保去世的人能顺利进入轮回,避免沦为孤魂野鬼,扰乱世间。这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清光道君解释道。
“那现在许多村落都变成了城市,也没有了镇灵人了,你们靠什么维持世道?”赵重歌疑惑道。
“不是没有了镇灵人,而是不需要了,因为天地间的灵气已经枯竭,阴魂很难存在,哪怕错过了轮回,也会很快魂飞魄散,不存在沦为孤魂野鬼为祸世间。而且因为灵气枯竭的原因,那些被运道眷顾之人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哪怕一些佼佼者,若是不服从命令,只要上报给圣官,自有圣官亲自处理。”清光道君说道。
“对了,你刚才说你已经存在千百年,你是什么时候的人?能说说那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那时候也是一名修者吗?”赵重歌问道。
“我是北宋咸平五年生人,那会天地间的灵气还算勉强维持世道运道平衡,有运道加身之人,都可以修炼,有些运道好的,更会被一些仙门收入门下,而我还算不错,师门一脉单传,勉强修炼到炼神期,但是奈何资质有限,寿元耗尽,最后无奈堕入轮回,好在受到圣子亲自点化,在此处成为一方城隍,也算是一处好的归宿。”清光道君望着远处的林海,满怀回忆地意味深长道。
“什么?你是说姬信他已经一千多岁了?”赵重歌注意到他言语中提到的圣子,震惊道。
“是我忘记说了,所有的圣官都是跳脱轮回之人,哪怕一世的寿命耗尽,也会带着所有的记忆重新轮回,生而知之,而且大部分的圣官修为卓越,很少有人会寿元耗尽。”清光道君耐心地解释道。
虽然听到了清光道君的解释,但是赵重歌还是无法接受那个和自己一样年轻的姬信学长已经一千多岁了,甚至不止一千多岁。
虽然自己异于常人,也接触了不少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这种跨越了数千年的神话故事突然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而且仔细想来,自己算起来,也近百岁了,似乎在对普通人讳莫如深的岁月,似乎也没那么可怕。
一直沉浸在凡尘生活中的赵重歌的心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人瞬间又成熟了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