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是权势,是君主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
法家的权术,是一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争权手段,可取性不是很大。法家的权势,本质上就是奖励和惩罚,如果这种权力由君主独有,容易丧失公平性,弊端很大。
如果法家的权势,由刑部来执行,君主负责监督,益处更大。
儒家的仁义,没有法家的律法和奖惩,就是空中楼阁。如同人体的脊梁骨,没有血肉滋养,就是白骨一堆。
法家根据儒家的仁义精神,制定出各种与百姓生息相关的律法,并诏告全国,白纸黑字,百姓有法可依。
违反哪条律法,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要让百姓心知肚明。
对于权贵,更要制定出限制律法,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比如一个家族做官只能做三代,三代以后需要间隔六代才能做官,这样可以避免豪强家族世代为官,让寒门氏族也能鲤鱼跃龙门。
当然,所有的律法都是有漏洞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查漏补缺。
律法只能保证相对的公平,肯定无法保证绝对的公平。
不断完善律法,力争世道越变越好。法治代替人治,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不懈走下去,光明就能一天天壮大,黑暗就会一天天缩小,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冥界十八层地狱,一位法家老祖颇为欣慰:“好一个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依法治国任重道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治变法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后人继往开来。”
“道家学说,如同人体的头。
头脑需要清醒冷静,遇到事情不能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
天地人三道,都有自身固有的规律。
道家的无为,就是少折腾,或不折腾,让百姓生养休息。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个道理,治国平天下适用,修身齐家也适用。
比如管教孩子,应该顺从孩子的天性,适当引导即可,不可强求。
如果你的孩子始终不开花,不要着急,他可能是一棵参天大树。
每个王朝的百姓,都有自己的天性,应该顺从百姓的天性来治理,不能越俎代庖,对百姓管得过多。如同一棵小苗,适当浇水施肥即可,不要天天把小苗拔出来看看,这样只会把小苗搞死。
一个王朝也是如此,很多事情百姓自己会解决,官吏不要横加干涉。官吏们都是无利不早起,喜欢折腾是因为有利可图。很多官吏熟读圣贤书,脑瓜灵活,喜欢折腾百姓来树立权威,或借机敛财。一个世道,如果一个小吏都能定人生死,百姓没有安全感,就不能安居乐业。”
袁淳风此时正襟危坐,似有所悟。
“道澄,你的此番见解,别开生面。道家学说,作为人体的头,这个譬喻甚妙。道家的无为,就是不折腾,其实包含着一种大智慧,每逢大事有静气,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需要强大的自信,更需要相当的定力。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世上能有几人可以初心不改?”
“佛家学说,作为人体的心,就是生死看淡。
七分尽人事,三分听天命,但闻耕耘莫问前程。
很多时候,我们付出良多,却收获颇少,事与愿违,怎么办?
一颗佛心,坦然处之,不怨天尤人。心有不甘,难道要拿起石头去打天?花开也好,花落也罢,一样都是风景。
苍鹰在天,鹦鹉在笼,本质上都一样。
鹦鹉被笼子束缚,苍鹰被天地这个大笼子所束缚,两者都是被束缚,只是笼子大小不同罢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这个世道有很多坏人今生没有得到报应,很多好人却是命运多舛,难道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就要去作恶?
知道自己今生要当一个好人,就已经是一种大福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公平吗?不公平。
很多十恶不赦的恶魔,幡然醒悟,反而修成正果。很多人不杀生,辛苦修行,至死没有参悟大道。让人气愤吗?当然。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思量,拿起屠刀再放下屠刀,何其难也。”
慧秀大师一拍脑门,拍死一只虫子。
“道澄,佛心有生死看淡的一面,也有除恶务尽的一面。你看佛祖慈眉善目,人畜无害。但是,你再看看那些怒目圆睁的罗汉,动起手来雷霆万钧,真是菩萨心肠屠夫手段。有时候,对待死不悔改的大恶人,就要斩草除根,对待那些落水的疯狗,就得往死里打。”
李道澄听闻,颇觉有理。
啪啪,慧秀大师又打死两只虫子。
“兵家,如同人体的四肢,拳打脚踢,可以保护自己。
武者为何要强壮体魄,就是要不断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一个不能自保的人,何以能够拯救天下?
这个世道,很多道理是讲不通的,只能靠拳头或刀剑。
道理,只能讲给那些讲道理的人听。
那些不讲道理的人,从来就不相信什么道理,他们相信的,永远只是自己的拳头或刀剑。你比他强大很多,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只要挥挥拳头,他就老老实实,甚至只需要你一个眼神,他就如履薄冰。
如果他比你强大很多,他只要看你不顺眼,就一拳把你打飞,你是死是活他从来不关心。至于你的道理,他一个字都不想听。
这个世道,所谓的道理,都是强者制定,弱者只有挨打的份。强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更改道理。
弱者跟强者讲道理,就是鸡同鸭讲。
一个王朝,治理百姓有法家的律法,但是外交上,法家基本用不上,只有兵家才能定乾坤。战争不管是仁义的,还是非仁义的,都要先打赢对方再说,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一个王朝,如果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国土和百姓,就是最大的不仁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不战则已战必胜,这是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
对方讲道理,我们以礼相待,对方蛮横无理,我们出拳拔刀。只有打得对方满地找牙,他才不得不坐下来,好好听你讲道理。”
逍遥大洲上,一位兵家修士闻鸡起舞,拔剑四顾道:“好一个只有打得对方满地找牙,他才不得不坐下来,好好听你讲道理。世道纷乱烽烟起,投笔从戎来杀贼,管他是神还是仙,一剑挑他见阎罗。”
李道澄,喝了一口春秋玉液酒,润润嗓子。
“商家,如同人体可以利用的工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商家从中运转,兵家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打仗最是消耗钱财,一个王朝,没有商家的繁荣,国库空虚,遇到外敌入侵,焉能不败?
儒家教化百姓,要开设书院,聘请先生,都需要花费巨资。
佛家要弘扬佛法,刊印佛经,建立寺庙,需要大笔的金银。
道家建立道观,举办罗天打醮,没有钱财能行?
百姓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钱财。商家逐利,无可厚非。如果商家无利可图,没有人愿意从事商贾,这才是一个王朝莫大的灾难。
赚取合理的利润,细水长流,这是商家的仁义。亏本赚吆喝,必不能长久。赚取暴利,是要遭天谴的。
一个人拥有太多的钱财,甚至是富可敌国,就是非仁义的。
上天让你拥有如此多的钱财,是想借你的手来造福苍生,不是让你关起门来当一个富家翁。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智慧。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一国之君,要懂得藏富于民,不要横征暴敛,否则国库充实了,百姓却穷困了。如果敌国来犯,百姓要么不抵抗,要么反戈相向,到了那时,国库里的钱财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逍遥大洲上,一位商家老祖,扬眉吐气道:“好一个明白人。天下人都瞧不起商家,尤其是那些读书人,什么视钱财如粪土,道貌傲然。上青楼挥霍时,只恨自己身上粪土少。还有什么艺妓被赎身后,穿着绫罗绸缎,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感叹什么商人重利轻别离,如果商人不外出,天天与你花前月下耳磨斯鬓,粗茶淡饭萝卜腌菜,这样的日子,你能忍受否,会不会红杏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