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王朝四面被围。
西北面,有鲲鹏王朝的一百万大军。
西面,有天启王朝和苏国的五百万盟军。
南面,有庆明王朝和汉楚王朝的一百万盟军。
东面,有永义王朝和元吉王朝的八百五十万盟军。
光武王朝,光大城,朝堂上。
光羽和文武群臣,正在商讨破敌之法。
“诸位爱卿,我们光武王朝四面受敌。一千五百五十万敌军,将我们团团围住,我们的军队,实际编制只有十五个军团,七百五十万。也就是说,我们的军队数量只是敌人的一半。诸位爱卿,如何打破敌军的封锁,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找到破解之法。”
光羽毫不隐瞒,将实情和盘托出。
光羽,经过痛苦的反思,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
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听不得反对意见,是光羽的性格弱点。
顺风顺水的时候,光羽志得意满,不能虚心纳谏。
多事之秋,光羽广开言路,希望借助群臣的智慧,化解困局。
“大王,永义军能够找到盟友,我们也可以找到盟友。”
军师范思,上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自己的神仙朋友拳打脚踢后,威信大减。最近一年多,范思夹起尾巴做人,生怕遭到光羽的嫌弃。
今日朝会,范思本不想发言。
可是,范思看到光羽虚心求谏,便按捺不住一片忠心。
“军师,我们的盟友在哪里呢?”
危难之时,范思不计前嫌,仍然替光武王朝出谋划策,这片忠心让光羽有些动容。光羽尽量让自己的言语显得轻缓。
“大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天启王朝的敌人,有新唐国。我们可以去结交新唐国,让新唐国在天启王朝背后捅上几刀。鲲鹏王朝的敌人,有朱玄王朝,咱们可以联合朱玄王朝,让鲲鹏王朝腹背受敌。如果我们能够结盟新唐国,天启王朝就会知难而退。天启王朝一退,苏国也会跟着撤兵。”
范思说完自己的建议,群臣们茅塞顿开,纷纷附和。
“军师所言,切实可行。”
“新唐国刚灭了潘国,势头正旺。”
“唐悦是一代雄主,必会审时度势。”
光武王朝侵犯天启王朝期间,新唐国趁机灭掉潘国。
原武周王朝,自武婉儿死后,土崩瓦解为四个王朝,它们分别是天启王朝、苏国、潘国和彭国。
彭国由彭昆创立。
彭昆出身庶民,没有家世背景,全靠骁勇善战,一路升至军尉。
彭昆虽是武将,但是头脑灵活,善于把握形势。
武婉儿还是贵妃的时候,曾经拉拢彭昆。
“彭军尉年轻有为,日后定是国之栋梁。”
“娘娘谬赞了。”
“彭军尉,镇东大将军的位置,不知彭军尉可有兴趣?”
“全凭娘娘做主,臣一切听从娘娘的安排。”
彭昆投奔武婉儿后,从军尉一路升迁,最后被封为镇东王。
武婉儿慧眼识人,彭昆对武婉儿也是忠心耿耿。
武婉儿和彭昆,在朝堂上是君臣,在朝堂下,姐弟相称。
彭昆的长相,与武婉儿最小的弟弟武小青颇有几分神似。
武小青二十岁的时候,死于一场瘟疫。
彭昆的出现,让武婉儿想起了弟弟武小青。
姐姐对弟弟,总是充满疼爱,何况武婉儿是家中长女,比弟弟武小青大八岁,武婉儿自然对弟弟武小青疼爱有加。
冯飙发动政变杀死武婉儿后,彭昆披麻戴孝,为武婉儿守丧三个月。
原武周王朝的国师金亚仙,扶持彭昆建立彭国。
后来,彭昆昭告天下,起兵五十万讨伐天启王朝。
可是实力不济,五年后,彭国被天启王朝所灭。
彭昆死于乱军之中,国师金亚仙被五马分尸。
潘国由潘授创建。
镇西王潘授,他的王位是世袭而来。
潘授为人桀骜不驯,不服从朝廷。
潘授在自己的地盘上,如同一位土皇帝,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潘授的镇西王府,比武婉儿的王宫还奢华。
武婉儿死后,冯飙建立天启王朝,苏文建立苏国。
潘授也不甘示弱,建立潘国。
潘授不得人心,朝堂上也是乌烟瘴气。
新唐国,借着光武王朝侵犯天启王朝的时机,三年之内,出动二百万大军,横扫潘国,潘授被俘后自杀。
唐氏王朝的唐慕仙和新唐国的唐悦,父子两人皆是雄主。
唐慕仙励精图治,将一个中等规模的王朝,打造成为逍遥大洲上公认的第二大王朝,唐氏王朝鼎盛时,百姓约十二亿,军队过八百万。
唐慕仙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
唐慕仙出生时,有一位仙人,名为青阳真人,骑着仙鹤前来道贺。
“大王,你的这位王子骨骼清奇,日后必是一代雄主。”
“青阳真人,你能否为我儿赐名?”
“大王,你的这位王子,与道教渊源颇深,日后必定羡慕仙人可以长生不老,不如就取名为慕仙,大王觉得如何?”
“唐慕仙,唐慕仙,这个名字不错。”
唐慕仙的父王,名为唐南山,与青阳真人是好友。
唐慕仙二十岁时,父王唐南山病逝,唐慕仙是嫡长子,顺利登基。
唐慕仙的文武大臣,都是父王留下来的,对于新主人,他们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忠诚,尤其是大元帅唐如虎,对唐慕仙颇为傲慢。
唐如虎,是唐慕仙的堂叔,骄兵悍将,目无王上。
唐慕仙年纪虽轻,也没有从政经验。
但是,唐慕仙无师自通,知道实力不济时唯有隐忍不发。
唐慕仙为了稳住权臣唐如虎,经常去青楼天女阁厮混,不理朝政。
青楼天女阁,有一位花魁,名为未央,深得唐慕仙的宠幸。
未央出身官宦之家,从小锦衣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