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屏风是玉制的.挡风效果极好.然而逢着月出之日.玉屏风折了月光.便是屋子里罩上了一层朦朦的光.不足以视物.却能让人辨清物什的轮廓.</p>
今儿便是月出之日.</p>
止桑扑在床上一动不动.良久.他翻过身.眼睛直勾勾盯着床前玉屏风.他探出一只手去摸那屏风上的山水浮雕.眼睛却放空了.呆呆看着头顶罗帐.</p>
世间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三岁以下的婴孩尚未学会思考.故而不会费心记事.因此.无人能说清自己尚在襁褓时经历的种种.止桑也不记得三岁之前的事.可他记住了四岁半落雪的冬天.</p>
博阳侯家世代忠孝.鲁国建国以來十大名将中便有山人出自博阳侯府.止桑的父亲更是难得的将才.三十三岁便因军功跻身上将之列.时人敬他的将才.皆尊他为武侯.武侯只得止桑一个儿子.自然要他继承博阳侯家的崇武精神.止桑三岁便得了一杆小巧金枪.长到四岁.个子高了些.小金枪变作兵器架列在院子里.</p>
风扫落叶.霜铺满地.如果止桑那一天不曾悄悄溜到对街李大人府上看《山海经》画本儿.他就不会见到叫做阿淑的女孩子.那年的冬天.也便沒什么不寻常.</p>
阿淑生了一张和止桑八分相似的脸.彼时止桑正和李家小公子讨论画本上奇形怪状的猛兽哪一个更厉害.李家小姐走进门.要两人陪她去放风筝.</p>
在冬月里放风筝.这样的要求只有幼童和热恋中的的女子能提得出來.也只有幼童和热恋中的男儿会答应.止桑和李家公子从椅子上跳下來.看了看天道:“今日不见有风啊.”</p>
李家小姐撅着嘴:“跑起來就有了嘛.”</p>
止桑抱起《山海经》对李小公子说:“书先借我两日.两日后我给你送回來.”</p>
李小公子咯咯地笑:“悄悄的送回來.”见止桑红了脸.李小公子笑得前仰后合:“止桑.你怕武侯对不对.他不许你出门你就不敢出门.是不是.哈哈.我止桑.武侯如今是在外领兵哦.你还是这么怕他.來.给我说说看.你长这么大挨了多少打.”</p>
止桑粉嫩的小脸儿烧得通红.他知道李小公子在炫耀什么.李小公子生性顽劣.皮起來总能让整个李府不得安宁.李大人曾向数人表达过儿子的难以管教.并说自己绝沒有娇养孩子.李小公子被父亲数落多年.纵然不懂事.但心中定然对此耿耿于怀.</p>
他这样说.不过是想炫耀.炫耀他的处境.好过他.止桑这么一想.丢了手上的《山海经》.一把拉过李家小姐:“走吧.我们去放风筝.”</p>
捧着风筝出门的时候.有一中年妇人领着一双小女孩儿迎面而來.妇人常來李府.见了这三个金贵孩童.立马让那两个小女孩儿跪下.止桑咋偶在爱最后.他本也沒注意到跪在门边的两个小姑娘.可他一只脚刚快出门.裙角被人扯住.他低头.对上一双大眼睛:“哥哥.”小女孩儿怯怯唤道.</p>
止桑看着那一双明亮眼眸.不由心底一颤.又是惊讶又是害怕.妇人扯开小女孩儿的手.冷冷笑道:“你拿这双下作的手去拉谁.这可是博阳侯府的小少爷.和硕长公主的爱子.正是……”</p>
妇人正喋喋不休.止桑挥手止住她:“罢了.想是离家千里.思恋家中兄长.”</p>
“是.是.”妇人点头哈腰道.</p>
小女孩儿的头已经深深埋了下去.止桑歪着脑袋看了看她.终于在李小公子的催促声中挪了脚.挪了脚.并不意味着挪了心思.那小女孩儿的眼睛和那声怯怯的“哥哥”在止桑心里盘旋着.风筝也就放得心不在焉.</p>
李家小姐的风筝栽倒了地上.她也不去捡.小跑到止桑身边:“止桑哥哥怎么不玩儿.”</p>
止桑指了指天:“沒有风.飞不起來.”</p>
顿了顿.止桑又道:“方才进府的两个人你认识吗.”</p>
“两个人.”李家小姐歪着头.表情很是疑惑.她含着手想了一会儿.忽然惊呼道:“你是说在门口遇到的那两个人啊.那是娘亲给我选的贴身丫鬟.拉住你的那个叫阿淑.另一个……另一个叫阿贤.”</p>
阿淑.止桑当即记下了这个名字.</p>
是夜果然被母亲训斥.止桑趴在长公主膝上.犹豫了好半天.方才吞吞吐吐问道:“娘亲.世上会不会有人和别的人长得一样”</p>
长公主笑:“双生子也会有所不同.哪里会有一样的人.”</p>
“可是……”止桑还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不妥当.围着长公主绕來绕去好几个圈儿.抬头道:“娘亲.我想要个妹妹.我想看看她长什么样子.会不会和我很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