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转而向玉昕师太揖了一礼,“如此说下来,是贫道托了师太之福才是正经。”
“一闲道长此话,贫道可不敢受啊。”玉昕师太说着,轻轻摆了摆手,“若非两位道长以死涉险,贫道早已不复人世了。”
“二位所言,可就是前朝皇帝亲自下令,剿灭姚山观一事?”
“启禀皇上,这件事,贫道以为皇上是知道了的。因此……”
“这事朕是知道的。”皇上接过一闲道长的话,“三位道长在朕面前没有提起过此事,朕也知道,那是三位高德谦已慎为。然则事涉讫止道长这一节,朕却不曾听闻。未免今日无事,三位不妨还是说一说罢。”
三宫掌门略为客套,还是由一闲道长将事情前后说了大概。
二十多年前,传闻前前朝大梁国旧部以姚山观为据点,串联道门密谋起事,与南面起事的义军相呼应。当时的义军首领大成王,既是当今的大成国允洪皇帝了。
姚山观串连谋反的消息不知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前朝皇帝下旨围剿姚山观,务必斩草除根。前朝所以如此忌惮姚山观,在于姚山观为前前朝大梁国姚贵妃所创。
姚贵妃奉道,在宫中得悟。随后又请得旨意挽髻入了道门,在姚山创下姚山观之后,得道飞升,被后人奉为姚山老祖。
毕竟娘娘出身高贵,飞升之后,大梁国当朝皇帝追封娘娘为玉华皇后。因此,又有人称姚山老祖为玉华娘娘,也有将将姚山观称之为玉华观的。
姚山观因姚山老祖亲创且经常现身显灵,是最正经的仙宗仙门,香火极盛。尤逢姚山老祖升仙诞典,前来朝圣的香客成千上万,遍及数省。
义军起事初,打着的旗号是光复大梁。若姚山观起事与义军相呼应,天下道门必然挟道众响应。前朝腹背受敌,是个巨大的威胁。
姚贵妃娘娘飞升之后,大梁国历朝皇帝登基后均有加封。大梁国虽为前朝所灭,但之姚山观在道门中威望很高,加之慑于姚山老祖的圣显,以及道门的人心向背,前朝数位皇帝倒也没有太多为难。
此番得到密报之后,前朝皇帝终得把柄,派出大军围剿,并以大国师手下弟子及所收买的江湖人士为辅,目的是斩草除根。
大国师传下话来,对姚山观的围剿,务必不留一个活口,就是姚山观内喝过道堂灯油的老鼠,也不放过。
玉昕师太是姚山观唯一活下来的弟子,怀揣姚山老祖当年出家的度牒。从姚山断头崖纵身跳下。
道门中人得到朝廷围剿姚山观的消息后,虽然不敢与朝廷正面抗衡,暗地里也有不少同道施予援手。
正是一闲道长与一了道长从断头崖下救出玉昕师太。
断头崖高数百丈,玉昕师太一跃而下得而不死,当然也是姚山老祖仙身庇护。
但毕竟,大梁国亡国一百多年了。大夏立国已历一王六皇,前后七代,循大族旧制,拱奉天纲,一百多年下来,虽然身上的膻味没能蜕得干净,但也算得上是国之正统了。
就在围剿姚山观前,大法师还在天道大夏国国师之名做了一场国典。大法师做国典不是做个样子给人看,而是为了取得天授神权。得而破了姚山老祖法相,同时封印了姚山老祖的法器法宝。
姚山观失去了姚山老祖庇护,终于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
其后,大国师敲山镇虎,又以“冰尸花毒”伤了一闲道长的大弟子,道门为之震骇,纷纷偃旗息鼓,以避锋芒。而当时的白马观,大真观这样的道门标杆,也以不问世俗而置身度外,实则是归顺。
在姚山观被围剿的同时,偏偏大成王又逢长水兵败,传言只带得十几个人突出重围后,下落不明。
一闲道长和一了道长虽然于断头崖下救出玉昕师太,但朝廷以举国之力,再加上归顺朝廷的江湖鹰犬,抓获玉昕师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