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浩浩荡荡的军队从苏启曜来时的方向走来,大致望去就有近两万于人。
那黑压压一大片仿佛飞动过来的乌云,几要遮蔽大地。
可是这地方又怎会出现翰北大军!
苏启曜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几个侍卫也愣住了,因为他们接到的任务中并不涵盖对抗翰北骑兵。
这些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可不在乎他们的身份,铁骑驰过如飞蝗过境,留下的只有一具具恐怖的尸骸。
“这,这是怎么回事!我大舜的境内为何会有蛮子!”苏启曜飞奔而出,他立在车头上遥望那杆旗帜。
六角牦牛!他确认了一遍,没有错,就是六角牦牛!
翰北纳兰氏恶名昭著的蛮牛骑,号称翰北食人兽,但凡是选入蛮牛骑的士兵,都极好杀戮。
食尽余关万十人便是这帮人做出来的事情。
苏启曜虽长于深宫不曾见识过翰北战场的惨烈,但从朝中将军亦或是父辈口中都可以知晓当年那一战的惨烈。
他记忆最深的,不是担当起翰北主力的苍朔骑,而是这支曾深入大舜腹地,施下滔天杀戮的蛮牛骑。
“蛮牛,是蛮牛!”侍卫大呼起来。
随后这些人不受控制地四散而逃,没人想被蛮牛骑抓住,那种生不如死的待遇光是想想就让人胆寒。
苏启曜颤巍着走下了车,他不会骑马,那些侍卫又逃得飞快,只是一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废物!”苏启曜心中怒骂,可双腿已经止不住地发抖,他扶着马车站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浩荡的大军很快便来到了苏启曜的面前,他们身型高大,身披重盔重甲,肃穆坐于马上,为首一人手执巨型长斧,身上插着两只交叉的红色令旗,他低着头,冷冷地注视着苏启曜。
苏启曜感觉像是被野兽盯上了一样,浑身发冷,大脑也变得空白,好像面前这人会将他生吞活剥一样。
“布旗。”执斧男人说道。
一小队骑兵便分列成两队他们的马上挂着红色的大旗,这些大旗上绘着纳兰氏的夔牛图腾。
十几杆猩红大旗插在余关城下,这是蛮牛骑的传统,攻城前都会插上战旗以壮军威。
一共十五杆旗,在纳兰氏的传统中,十三代表生,而十五则代表死。
插下十五杆大旗则代表破城之后他们将会屠城。
这些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苏启曜,那为首大将也不过是注视着身前的空地,似乎两人本就不该相遇,却偏偏在这种不恰当的时机中出现。
苏启曜愣住了,因为他好像嗅到了血腥的味道,那是从那些骑兵身上所散发出的气息,而那股气息,与望天阁中的青铜卫十分相似!
可只是一瞬间,因为那大将抬起了手中的巨斧,指着余关城头,怒喝道。
“攻城!”
铁蹄奔踏,大地震颤。
无数骑兵的身影从苏启曜的身上穿过,他大惊失色,抱着脑袋蹲在了原地,可那些骑兵来到苏启曜身前时便消失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苏启曜听到耳旁的声音全都消失了,才恍惚地站了起来,他先是迷茫的环顾四周,那些个骑兵的身影却早已不知去向。
而那威风凛凛的十五杆大旗也不知所踪,似乎是有人一瞬间将他们全都拔走了又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苏启曜有些后怕,自己估计是遇上了几十年前蛮牛骑攻余关的场景。
一想如此,他的双腿就止不住的打颤,原来面对千军万马时,一个人真的太过于渺小。
而那些能指挥数万兵马作战的将帅,又是何等的雄武。
曾经他一度以为长国公赵风岳固守北芒关是懦弱之举,而此刻他才明白,赵将军当时又是肩负了何等的压力。
“这也是父皇想令我看到的吧”苏启曜心中思虑,这一番南下还真是让他受益匪浅。
原来天下明君不是坐于高堂之上,指点江山,而应下赴黎世,品万民之疾苦,感天下之忧愁。
看着空荡荡的四周,苏启曜哑然失笑,那些逃掉的侍卫怕是也没有脸面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