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玄一众回到玉清宫不久,鹊堂便正式要求玉清宫履行对桓玄的治疗合同,那也便意味着玉清宫需要支付治疗费用。
张逸婧免费帮助照看桓玄,只是个人情。
归根结底,鹊堂还是个企业,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一切药物明码标价,基于感情、恩情的赠与,一般没有。
治疗桓玄所用的药物,除了上皇草,其余药材那也是极其贵重,这笔基本的医药费,无论如何,玉清宫都要出。
张景邈也和天下游魂一样,认为像玉清宫这样的大势力,家大业大,有的是钱。
于是,桓玄的治疗合同上写明,一年的医药费,一次结清。
原本就有财政危机隐患的玉清宫,此时雪上加霜。正是这笔不菲的费用,压垮了玉清宫财政。
从古至今,一个国家、一个城邦、一个家庭,那是靠财政吃饭的。玉清宫并非一个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企业,也不是占据一方、得擅鱼米盐铁专利的诸侯。
在杜玄、五千汉兵未入驻之前,玉清宫靠着三千门客做一些运输、搜集材料的生意,再加上王松几百亿身家,整体财政状况良好。
五千汉兵一年前来到玉清宫,前期屡屡被王松和三千门客接济,后来依靠与完颜亮的战争,收获不少魂币,在王松倒下之前,也未见有什么财政问题。
王松倒下后,一切发生了变化,一切乱了套。
南府众门客的生意越做越小,甚至被中灵处钳制时,不惜打砸游魂商人店铺以接续生命线,至于接济、帮助北府五千汉兵,三千门客已经有心无力。
五千汉兵呢,十个里面出不了一个能独立做游魂生意的,五千人还未从吃皇粮、伸手要皇粮的“官兵”,转化为现代自力更生的生意游魂。
更何况,五千人没一个是持家过日子的主。
渐渐,五千汉兵的日常支出是无底洞这一事实,逐渐暴露出来。
在山阴香榧林时,苏林清理了一下北府半年的营收表。从五千汉兵入住玉清宫,到蒙都向玉清宫支付防护费用,这半年间,北府做游魂生意、游魂悬赏的收入,只占12%;打完颜亮所得,占60%;防卫幽冥城建城收入,占20%;王松前期垫付、苏林杜玄的垫付以及其他所得,占8%。
但支出呢,五千汉兵的衣食住行,占去财政支出的80%,成为玉清宫北府最大的开销。自然,也是导致玉清宫财政拮据的主要成因。
五千汉兵人多,日常开支大,本也在情理之中,偏偏封灵剑十二灵,也没一个是省钱的主,反而个个是烧钱的主。
这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口中屡屡念及“哀民生之多艰”,但大部分人一举一动却又奢侈无度,根本不知何为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