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江湖里说江湖(1 / 2)

江山谣 秋以为期 0 字 2021-05-28

自奉天六贼之乱,应龙卫造反叛逃江湖已有十余年过去。

这十年内,奉天新皇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奉天倒是太平兴国十年,有了副海晏河清的好景象。借着这十年太平日子,奉天城内往来不断,熙熙攘攘。

打城西来了辆高大马车,油光水滑的枣红色骏马哒哒马蹄声被人声熙攘淹没,赶车老人稳稳盘坐在车头,驾驶马车自那车水马龙的坊市穿过。

要说这奉天城,天子脚下。行商巨贾只能算乡野小民,达官贵人才有体面活下去的资本,赶在奉天城内行马车的人真就没有几个。

瞅着前边打城东倒是来了一辆,那马车用的可是两匹大宛良驹,毛色柔顺光亮,鬃毛如丝绸般垂下。马车四面皆是昂贵精美的丝织品装饰,镶金嵌宝的窗扉被一帘幽蓝纱遮挡。外面的人望着马车里有股若隐若现的美丽,好似一帘幽梦,如沐春风,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

里面华美富贵的人倒是可以见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一瞥,行人盈盈挥手,一颦一笑,尽收眼底。

两辆马车相遇,这赶车老奴很自觉的将自家马车停靠在路边,等着那华贵马车先过去。

“刚才过去的是何人的马车?”马车门帘之后一道声音飘了出来,有些微弱,但却中气十足。

“回公子,是督察院右度御史冯大人的马车。”那老奴回答道。

里面的人沉默一会,接着说道。

“冯乙?刑部于大人的那个女婿?”里面又是飘来人声道。

刑部尚书于大人的乘龙快婿,奉天城内的人大都认识。此人原先不过是奉天城内酒楼的跑堂小二,不知怎的被于大人家千金看上,这才做了于大人的女婿。前段时间才刚刚完婚,如今这般出行奉天城内,真是好大的派头。

“倘若照这么下去,不出十年,我奉天再无人才。”那人一阵感慨道,马车吱呀吱呀,又是朝着城东而去。

奉天城很大,大到六朝国主耗费两百余年的心血才修建而成。护城河深如沟壑,城墙宛若高山。建城之后百余年间也未尝战火,不过近年来传言北燕欲起兵奉天,北燕铁蹄虽猛,也踏不平奉天城。

皇宫坐北朝南。如同巨兽一般睥睨整个奉天城。而城东则是达官贵人所在之地,道家云紫气东来,太子占了北方,剩下东边这好位置自然不能是穷人们所能企及。

晌午,马车晃晃悠悠停在府邸之前。

厚重大门之上,横竖九颗鎏金门钉。这可是天子的待遇,皇宫大门也不过横九竖九。再看门头牌匾,四个大字代表一切“镇国公府”,落笔有名“治世太始帝”。

先帝钦赐门匾,九九颗门钉实乃皇恩浩荡。朱红大柱之上左右各有联

“卿家满门忠烈,武庙万世之表”

奉天城内贵人多,又有几人能比镇国公韩家一脉尊贵?

世代为将,满门忠烈。天下大乱韩家不乱,群雄逐鹿得韩家扶持得天下。

千年武庙不过寥寥,韩家八贤位列其上。如今活着得镇国公韩家老爷子更是奉天砥柱,历经三代而不衰,先帝有言“卿在,吾心安也。”

旁家看门得石狮子不过尔尔,韩家门口摆放的可是那白玉麒麟。白天里阳光照射其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若是到了夜里,有月则已,无月则通碧生辉,婉莹如水。

“什么人?镇国公府,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当今圣上也得步行,尔等还不停下!”韩府执戟卫士个个黑盔黑甲,手握长戟对着马车。

这些人都是军营里骁勇善战之人,取其精锐才能做镇国公府的看护。

马车里走下两人,为首一男子体态修长消瘦,面容白皙。穿着当朝大学士礼服,脚底踩着灰布翻花青底靴。腰间玉带之上嵌着七块蓝天暖玉,左手按下之处挎着三尺青锋。江湖人挎剑是为了杀人,在他这里不过礼器而已。

天子尚且挎剑,何况吴仲卿正二品太子少保兼稷下学宫祭酒,当朝内阁大学士。

吴仲卿三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身居要位,镇国公府卫士自然知晓年轻男人朝堂之上的功绩,未等前去通报,里面传话让人带进去。

跟在吴仲卿身后下了马车的是一女子,约莫二十左右的年纪,背上背着把与之娇小身材不符的长剑。穿着打扮平平,未施脂粉倒也有股英气逼人的感觉。

女子跟在吴仲卿身后,取了件长衫披在大学士服外头,自己背着剑随其走进镇国公府。

除了府内卫士,其余人等进镇国公府都得卸去兵刃,只是如今里面传话不必多做文章。

“公子,韩将军回了奉天便邀您前来,莫不是江湖间出了什么大事。”女子问道。

吴仲卿只顾自的向前走,边走边咛喃道。

“现在江南的稻米该熟了吧,今年奉天小旱,不知收成如何”

丢下这两句不着边际的话,女子没有再问,跟着他朝着府内深处走去。

镇国公府,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奇珍异兽满地遍是,名贵花草与那路边杂草无异。

后院里有一七层楼阁,靠着府内假湖而建,这湖引的是奉天城护城河河水,水体清幽透彻。

吴仲卿在人指引之下带着婢女走上顶层,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

韩伯当卸去那一身白银狮子甲,换上武官便服,金丝银线编制其上,胸口赤龙环游周身。

面容坚毅,肤色黝黑,眉毛厚重如墨。口鼻方正,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坐立之形如猛虎卧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