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苍穹,一轮皓月挂在当中,明亮而皎洁,月色清辉下的太白山顶,冰雕玉琢的世界,由于冰层对月光的反射作用,外面如同包裹了一层霜华,显得愈发得冰寒刺骨。</p>
浩瀚无垠的星空,数以亿计的恒星团,在宇宙深处伸展着,它们那五彩斑斓的射线到了地球,经过融合叠加,看上去如同一条苍茫浩淼的乳白色星际河流。</p>
云飞一身暗黑色衣袍,巍然伫立在海拔3590米的天池岸边。</p>
被寒冰覆盖的太白山顶,对他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需要在鞋底增加一些防滑措施。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天,白天在池边观察从幽蓝水体中,腾跃而出的胶囊状飞行体的活动规律,到了夜晚,他便潜入水下,沿着不断向下伸展的火山岩石层,去勘察那个散发白色光的浑然巨物。</p>
今夜的星空特别灿烂,尽管天池附近的岩石都覆盖着冰雪,但是天池水终年清莹明澈,幽暗而平静的水面,将宇宙苍穹中的无数星团纳入,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p>
云飞的中控系统处于忙碌中,整理各项勘察数据:</p>
——天池水面面积:6818平方米。</p>
——水体温度:水面上层温度接近0度,水面以下温度,随着深度增加,温度逐步提高,最后稳定在8-11度之间。</p>
——水体形状:由于火山喷发形成,为倒锥漏斗型水体,最深处海拔无法确定。</p>
——飞行物形体参数:形状:碟形体|高度:26米|最大横截面积:1943.69平方米。</p>
——飞行体悬停位置:深度202米。</p>
中控根据勘探参数,给出了最佳接入点,“显然,这样的飞行物一定有内部安全控制系统,即使成功进入,也很难再深入到飞行物内部。”</p>
中控雷达侦测屏幕上,她的信号非常强烈,就在与他横向距离不足15米,纵向距离202米的位置,信号在缓慢地移动着,现在是地球时间晚上11点16分——她是个夜猫子,睡得晚,起得晚,就是受了伤也不肯早早上床休息。</p>
云飞微笑着,不断移动的信号——跟前几天安静的微弱光芒不一样,现在这个信号,活跃得很,诺德的确把她救活了。</p>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另外一个纳米信号,“距离15公里。”——那个女人出现了,不过她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不像其他胶囊,总是急吼吼的飞得很快,到了水面上空,几乎不做任何的悬停,便以45度角斜斜切入水面,溅起一片水花——连续三个观察日,每天晚上,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个女人都会出现——她在忙啥,早上最早出洞,晚上最晚进洞,给猴子喂糖吃?——云飞笑笑——“还好我有先见之明!”</p>
沿着坑坑洼洼的碎石滩,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入天池,嗯,前面有个断面,矫健的身形一个鱼跃,没入幽暗水面。</p>
他没有堂而皇之地下潜,靠近——那样是找死,连自己都有雷达侦测体系,更何况来自45万亿公里外的他们。</p>
他的身体攀附在倒锥形火山体的陡峭岩壁上,向下移去。</p>
他使用无源雷达系统,不发射任何电磁波,这样既可以成功地隐藏自己,又可以同时获取飞行物和两个纳米信号源的参数。他的身体表面是纳米材料层,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而且皮肤表面与介质温度一致,热成像侦测对他失效。</p>
智能机器人对水温无所谓,如果是人类,在这样冰寒刺骨的水中,会迅速地失温,存活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p>
他犹如在太白山陡峭的岩壁上攀登一般,只是方向相反,向下移动——需要克服浮力的作用——用手效率更高,他的腿部几乎不需要工作,只用悬着。</p>
才开始的一段,大概35度的斜角,水底沉积着大量碎石和烂泥,给他的移动带来些麻烦,他的手不断地陷到烂泥里面——里面又软又滑——不时又会碰到锋利的碎石——使得他的移动速度快不起来。</p>
后面斜角逐渐陡峭,45度——60度——70度——不再有碎石和烂泥碍手碍脚,变成了火山岩壁——这样好很多,他不用担心会从烂泥里面掏出个恐龙蛋出来——于是,他可以更加专心致志地向下移动。</p>
里面一片黑暗深邃,202米的垂直深度对他目前的位置来说,仿佛一个站在摩天大楼的楼顶,另外一个在地面上——不过,他并不需要照明,他的世界是电磁波的世界,中控雷达侦测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整个倒锥形山体模型,自己的位置,下面有没有障碍物,以及处于202米深度那个鬼东西的位置。</p>
“诺德看到我,会是什么表情?”</p>
云飞的心中默默哼唱起锡士兵进行曲,进行曲的节奏感,使得他的身体动作充满了韵律,两条有力的胳膊,交错向下......</p>
雷达侦测屏幕上,她停止了四处溜达,乖乖躺下睡了。</p>
坑坑洼洼的火山岩壁很圆润,是上万年前,火山熔岩剧烈喷发后冷却凝固而成,上面覆盖着经年累月、代代繁殖的藻类植物——嗯,他的手好像碰到了......缝隙,咝,他的手指不知道抓到了什么,光滑的,冰凉的,动了动——不是苔藓——手一松!</p>
他的心中一惊,由于浮力,他的身体离开了攀附点,向上窜出去。</p>
不——他伸出手去,不管岩壁上面到底长着什么稀奇古怪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他紧紧地掰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这里的水温极低,在前几天勘察的时候,只发现了体积极小的浮游生物——不用担心。</p>
他的身体终于停止了上窜,中控吹来一声口哨,“那个女人已经到达水面,哥们儿,你要一心一意抓紧干活。”</p>
他早已忘记了哼小曲儿,专心致志地,整个手掌紧扣住岩壁上凸出来的部分,加快了移动频率,这个机会不能错过!</p>
雷达侦测屏幕上,那个女人已经进入水体,中控迅速返回各项参数,下方距离目标飞行物——10米,他低下头去,已经可以看到那个在水中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庞然大物。</p>
幽暗的水体中,散发着光芒的蝶形舰船显得恢弘巨大,来自于宇宙中高级文明的设计制造,令人震撼——尽管不是地球人类的杰作——夜已深,里面的智慧生物,开始进入休息模式,就像人类的房间一般,睡觉了,需要吹灭蜡烛,黑暗中,蝶形舰船的乳白色光线渐渐黯淡下去,不再是乳白色——灰白色。</p>
5米,</p>
4米,</p>
......</p>
云飞所在位置,已经与蝶形舰船平行,不过这是个大东西,他现在与蝶形体的顶端平行,“哥们儿,需要抓紧时间了。”</p>
他的手没有停下来,这里面的智慧生物长啥模样,整天窝在里面干些啥......这几天,他已经摸透了,连蝶形舰船有几层,每层派啥用场,他也大致摸清楚了。</p>
他迅速向下移动着,沿着预定的路线。</p>
到了,蝶形舰船横截面积最大的位置,他停了下来,如同一个有经验的猎手,充满耐心,开始等待。他的表层纳米皮肤感受到了压力,随着离开水面越来越远,由高度差产生的水压,人类的极限下潜深度大概是100米,而智能机器人的身体构造没有内部中空地带,唯一的地方就是胸腔的存储空间,虽然他下不了马里亚纳海沟,但是在这个天池底还是可以叱咤风云的。</p>
这次他不再唱小曲儿,而是专心致志地盯着中控雷达侦测屏幕——他心中没忘记警告自己,峭壁上的岩石是火山喷发留下的,经过了第四季冰川运动,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它们很脆弱,前面几日勘察过程中,这些地质学家眼中的宝贝儿,不时地在他的手中,犹如豆腐块一样,一碰不是成了火山灰粉末,就是一整块断裂开,掉进了下面的火山口——搞不好下面通往地心!——在到达蝶形舰船位置后,他曾经尝试探个究竟——到底有多深——最后他停了下来——里面就是一根烟囱,烟囱的另一端也许真的到了地幔软流层。</p>
她来了——那个白衣女人——云飞与她已经多次照面——奇怪的女人。</p>
那个可爱的黑色小胶囊,在水中,缓慢地向下移动着。</p>
云飞白皙的面庞上,扬起了笑容,一边等,一边在猜测,胶囊驾驶员肯定是个女人,那副小心翼翼地飞行姿态,像极了21世纪,驾驶飞行汽车的女人们,她们的大脑结构更适合在导航的帮助下,在二维世界移动——然而,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飞行汽车把传统汽车迅速淘汰,驾驶汽车这件事从此进入三维时代,谁还会愿意做一维线性运动?!——你如果需要前往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先沿着堵塞的街道,向前移动2公里,在道路前方进入左拐道,等候交通灯——焦烦中,终于等到了,左拐——继续移动1.5公里——恭喜女士,你已经到达指定位置。</p>
而这个黑色小胶囊,周身不散发一丝光线,只有最前端的驾驶窗口那,透出些许白光。</p>
它在幽暗的水体中,头部向下推进着,它的驾驶路线应该在靠近碟形舰船的时候,往岩壁贴过来,从岩壁与舰船之间不足5米的空间中穿过——嗯,小胶囊长度大约5米,宽度大约3米,所以那位驾驶员无比小心,而且每次都从同一个位置通过——只有女人才会这么干,电磁波的世界,靠眼睛只会误导你,让你心生恐惧!</p>
果然,小胶囊来了,还是老位置,笃笃悠悠的,突然,它的头部射出一道乳白色光束——用于照明——还是有用的,云飞的眼前被照亮,白色光束中,出现了极度微小的、红色的,不计其数的浮游生物,它们一动不动地漂浮着——黑色小胶囊在靠近,红色呈点状分布的浮游生物,被湍急的水流推开,跟随着涌动向后的水流,消失在黑暗中。</p>
云飞的心情异常兴奋,身着黑色衣袍的他,与幽暗的火山岩壁融合,与幽暗的水体融合,似乎不存在——他转过身来,面对着黑色小胶囊,等待着一米距离出现,便一跃而上,如同骑在鲸鱼背上一样,进入碟形舰船的停泊层。</p>
小胶囊来了,小心翼翼地,左边怕碰到岩壁,右边害怕碰到碟形舰船。</p>
就在他面前,白色的光束将通道照得像白天一样,它停了下来。</p>
云飞的后背紧贴在岩壁上,胳膊掰住着力点,脚上也蹬住支撑点,那白光如同汽车大灯将他拉进小胶囊的视野,无所遁形。</p>
他的中控吹出一声口哨,“哥们儿,里面两个姑娘正看着你呢!”</p>
“你别胡扯,”云飞心中对着中控骂回去。</p>
这个停顿的机会,云飞没有浪费,“先进去再说。第一步算是成功!”</p>
他发射了纳米牵引线,无声无息中,牵引线固定在目标上,双腿一蹬,借着身体惯性和牵引力,他成功地趴在了小胶囊的背上,现在已经处于深度212米,他需要抓紧着力点,免得最后功亏于溃。</p>
最后十米是舒适的旅行,水下的移动相当地耗费能量,本着能省则身的原则,他可以稍微歇口气,还可以惬意地侧过去脸去,好好观赏一下碟形舰船里面的一切,毕竟自己来勘探的时候,并不敢靠近,只能靠在岩壁上,穿过幽暗的水体,看过去。</p>
他的身体在休息,可相关工作模块又开干了。</p>
借着靠近的机会,空间建模扫描,他需要一张地图,入口、出口和行动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