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时间。
不!
确切地说应该只是四十五息时间,李公子便作出了三首绝世诗词!
如此惊才艳艳,让人如何不震惊?
难怪一向高傲无比的小姐也不得不低头,让她赶紧下楼,务必要留住这位李公子!
黄鹂虽然只是一个小丫鬟,但跟在玉露身旁亦有四年,自然是见识过众多文采飞扬的儒子雅士,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诗词当然也有了很高的鉴赏能力。
恐怕当世年轻一辈中,也就只有曾经的状元李子安方能与这位李衿风公子一较高下吧?
甚至,也许……李公子的才华还能略胜状元郎一筹也说不定呢!
黄鹂自然是偏袒这位李公子的。
毕竟状元郎是她这辈子都无法接触到的人物,也只是听旁人说起过,李子安才华横溢,但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可不好相与。
状元郎那首送别诗虽然惊天地泣鬼神,但能成为战诗,其实也是有着陈道言大儒的文气加成。
如果李子安当日的送别对象并不是【四品真意境】陈道言的话,那么那首送别诗的极限恐怕也就将止步于神作。
想要成为惊天下的战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为何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成就了陈道言,而陈道言也成就了这首战诗?
因为若是换一个人,这诗的意境便将低一个档次。
大胤皇朝,儒家【五品辨言境】三千不止,但到了【四品真意境】便呈断崖式下跌,满打满算,不超过十指之数。
连二十年前的状元,当今的宰相崔牧笛,也是卡在【五品辨言境】久久无法突破。
而陈道言是四品境中实力最强的,出仕之前更是专心治学,挑李满天下,每每提起儒林文士,绝对绕不过他。
十年前武侯北征失败,北蛮使者携浩浩大势强势入京,正是陈道言只身一人立于紫禁城门之前,舌战群蛮,不费一兵一卒,以儒家真意退之!
用“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形容陈道言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
想想看,若是用此如此诗句去形容张贺年或者陈倾川,那就是徒惹笑话,甚至会令文心蒙尘。
也正是想到这了一点,玉露看到李衿风所作三首诗词时才会那般震撼。
当今世上,竟真有不亚于状元郎之大才。
而且,这位李公子最后一首诗词更是直接击中了她的灵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固然气势磅礴,气度无双,但她只是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女人,自然更钟情于情情爱爱。
就在李霄喝干了一壶茶后,玉露姑娘终于千呼万唤使出来。
刚出浴的她,宛若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娇艳欲滴。
一颦一笑,媚骨天成。
她的美,已经融到了骨子里。
以李霄的审美而言,这位大花魁自然是极美的,一张祸国殃民的脸,一双笔直的大白腿,盈盈一握的柳腰,身材比例堪称完美,比妹妹云箬这种含苞待放的羞涩花要胜出不少,只比婶娘差了一些。
啊呸!
想什么呢!
怎能拿风尘女子和自家婶娘比较?
真是罪过罪过。
不过嘛。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看着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大美人,李霄心中却是有些犹豫。
诗词果然是红尘女子的大杀器,三诗齐出,便立马俘虏了这位花魁的芳心,那么自己要不要摘了这多花儿呢?
要摘的话,那就要尽兴,可是以他的体魄不战斗到天亮绝不会疲软,如此便要误了正事。
不摘的话,那又太可惜了,有暴殄天物的嫌疑……
“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