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城的夜里,从半空俯瞰,错落着星散的灯火,仿佛流萤,这儿一簇,那儿一簇。最亮的地方在金柳街,那里有各式食肆、商铺以及风月之地。
孙启住的地方离这里两条街,安安静静的,远离着粉墨的尘嚣。
孩子们都睡去了,连最不安分的冯既明也顶不住困意,只有孙启还在一豆孤灯下。他看着从李老处借来的古代天文书籍。
“‘心宿三星剑符’总纲:存想心宿三星,如大火流转,意熟而气成,气成而落笔成文……”
这段话孙启是看了无数遍,也尝试了无数遍,仍旧毫无办法。宋先生当日曾跟他说,此符一式三张,气不能停,笔不能止,须得一气呵成,不然则气散而符解。又说不必着急,修为不到,气息终究能以支撑。
但孙启还是有些急了,他才出来不久,便遇上这么些风波,可见江湖路多有不平。况且他也怀疑,是否是他存想出了问题,这才耗费这么多功夫也不得成功。
李老借了本《开元星经》给他,说是不知哪个朝代的书,对照如今的星空已然有些不同,相信是很久以前的作品。
“苍龙七宿……”孙启看到这里,停了下来,细细地看下去,“见白龙吐三珠,初在空中,有光如火,熠熠在天……”
“龙珠……”孙启思索良久,“倘若心宿三星为龙珠,那么我存想之时,便是只有珠,而没有龙,怪不得怎么都画不成……”
想到此,他即刻走到院中,抽出三张黄纸,闭上眼睛,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青龙,英姿勃发,缓缓流动,却是始终不成形。他哪里知道,没见过真龙之形,这形象又怎么能想见呢?
“算了,不管了!”孙启见存想怎么都不成,直接跳过这段。蓦地,那若隐若现的龙首吐出三颗耀眼的光芒,正是心宿的三颗明星。
“是时候了。”他左手执符,右手执笔,丹墨流转,一道符,第二道,第三道,每道符符文各异,笔势却仿佛相连,将三张符牢牢连成一片星图。
最后一笔,随着羊毫一按,丹墨一点,周围躁动的灵气忽然一停。
“成了!”孙启心里一片晴朗,不由地露出喜悦的神情,他看着符文复杂的三道符,“这线条实在是太缭乱了,只能依样画瓢……”
“不过困而学之,我果然还是中人之资,书中不言明技巧,也是为了让我克勤克勉吧。”孙启脑里千回百转。
他不知道的是,这道符阵真的是由灵气足而冲出来的,一些符文线条因为不知含义而不得不如此,所以起码也得修为增长到一定程度方能成功。而孙启对存想的改进,反而让这套符阵补足了,故而可以这般。
“试试如何——”
孙启右手一动,分别将三道符掷去三棵树间,正如三星在天的位置。
“心宿开——”
随着言灵的令下,三股玄妙的气息从庭院腾起,孙启感受着剑气,心念微动,一道剑气蓦地划过,将一条粗壮的树枝斩落,剑痕处,已是烧焦了。
“嗯,这只是不熟练的缘故……”孙启整理好心情,剑气慢慢流转,一道、两道、三道,红色的剑气在院子里悠悠地转着。
“去——”孙启意念一走,剑气劈向一块大石头,“砰——”,声音落下,顿时从中破开。
“这威力很大啊。”他有些兴奋,果然是第一杀伐之符,“倘若施以招式,则更为有效。”
“看看能持续多久。”那三道剑气被指挥得东一下,西一下,从树枝间穿过,从屋檐下划过,又围在了孙启的周围。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剑气渐渐散开气息。
“只是,书中所言的‘大火流’,剑气化火,似乎还欠火候。”孙启在使用此符时,隐约感觉灵气不足以支撑作进一步的演化。
“噢唔——”房门吱呀打开了,传出一声长长的哈欠声,冯既明披着衣服,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看着孙启在庭院一脸雀跃的样子,有些纳闷。
“孙哥,你挖到金子了?这么高兴。”
“比挖金子更高兴点。”孙启顺着话头说道,打量了下对方,说道,“真是抱歉,打扰到你们休息了。”
“那帮小孩睡得跟猪似的,就我耳听八方,才觉察到。”
孙启看着地上的石头、树枝,说道:“就你的听觉,有敌人不得把刀架你脖子上才知道。”
“哪能啊——”冯既明叫屈。
“回去睡,你们这些小孩子还是长身体的时候。”
“谁不是小孩子……”
“嘀咕什么。”
“没……”
天空里,那心宿三星摇曳着红色的光辉,在众星之间,是那么地神秘。
泙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