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长欢在真正的大佬面前,自然不敢像和赫连大长老说话那般,一口拒绝。
于是赶忙岔开话题,开口问道:“前辈缘何在这苦禅堂?”
自降身份的赫连朝树明白他的意思,自己也不好再苦苦相劝。
此刻回想起来,真是有些跌份儿……
“没有太后的传召,就算是一宗之首,又岂敢擅闯禁地?”
赫连宗首说话轻描淡写,又在有意无意地点拨他。
此时,苦禅堂外边慌慌张张跑进来一个人,一边擦汗,一边急吼吼地言道:“赫……”
吕长欢转身一瞧,来人正是小安公公。
“吕大人,您也在呢!哎,太后命小的来传赫连宗首前往金刚殿!”
安公公说罢朝着赫连朝树施礼问安,侧转身形,让开月牙门。
赫连朝树微微颌首,一把拉着吕长欢阔步迈出苦禅堂。
身后的小安公公一瞧,满头雾水!
吕蛮子任由着他拽着自己衣袖,一脸哭笑不得。
堂堂神渊夜候,这脾气够急的,还怕自己跑了不成……
一路上,他脑子未有半刻停歇,思索着如何婉言谢绝。
就算傅老不是国师,自己也决计不会抛弃挽夜司,转投他门。
有时候做人,还是要有底线和良知的……
更重要的,灵蛇岛有取之不尽的财富,什么三品指挥使,就算是封了公侯又如何……
做个平凡的富家翁不香吗!
二人一前一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来至金刚大殿。
小安公公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跟着,还没等自己通传,那二位便径直迈入大殿。
门口的绣衣卫和羽林卫瞧见是吕大人,自然不敢拦。
目光齐刷刷地盯着满脸喜色的瘦道士,居然敢拽着指挥使的衣袖,莫不是一脸惊讶。
之所以没有拔刀,也是因为吕大人同样满面笑意,咋看都不像是被劫持的样子。
端康太后拉着小皇帝的手,转身瞧见他二人,笑着对隐空寺的慧劫禅师言道:“这位,想必哀家不用再介绍了吧!”
主持方丈双手合什,朝着赫连朝树施礼言道:“道宗宗首驾临本寺,实乃让这隐空寺蓬荜生辉,况且老衲与赫连施主相识数十载,今日坐而论道,荣幸之至!”
佛门并没有宗首一说,中原寺庙的修行僧众,几乎以佛剑明王为首。
慧劫禅师做为天下第一寺的主持,在佛门中,地位其实并不高。
若论辈分,慧字辈算是佛剑的师侄,而且只是个灭谛佛陀。
慧劫禅师的佛法自是不俗,能当上主持方丈,皆是因为其人管理有方,深谙世俗之道。
而在他之上的,还有隐空寺的六位首座,皆是灭寂佛陀境的空字辈高僧。
分别是空相、空闻、空厄、空显、空智和空能。
藏经阁的首座空相禅师,正是慧劫方丈的师傅。
这六位得道高僧并没有出现在大殿,而是常年闭关参禅。
寺中一应事务,皆由慧劫全权负责。
由此可见,佛门的实力何其强大,除了佛剑明王,聚集着六位上三境陆神谪仙般人物!
照理说,赫连宗首是和佛剑明王属于同辈,慧劫在他面前,就是个小屁孩。
能与他坐而论道一早上,赫连朝树的风度可见一斑。
刚才主持方丈的一番话,并非夸大其词刻意奉迎。
佛道本是同源,碧海长生殿的道宗宗首亲临隐空寺,的确是栖霞山的盛事。
九镜天人的身份,在修行界宛如神佛!
往年但凡赫连朝树进京,都会放下一宗之首的身段,亲自前往隐空寺与佛剑明王论道。
而且从当日南郊大石坪佛道联手剿灭魔蝎,便可窥见两大宗门素来交好……
太后今日召见赫连朝树的事情,包括苏阁老在内的所有近臣,竟无一人知晓。
迈入大殿后,众人瞧见一位衣着鲜亮的道士,又听闻慧劫禅师一番话。
这才恍然大悟,面前人竟然是闻名遐迩的神渊夜候。
更加好奇地是,他居然拉着北府司指挥使的袍袖。
瞧那亲密的样子,俨然一幅不拘礼节的师徒模样!
“这个吕蛮子,可真会左右逢源……”
“是啊,搭上国师还不算,如今又抱上道宗宗首这条大腿!”
“三姓家奴……”
苏阁老和旁边一位绯袍大人窃窃私语,满面不屑。
跟随太后赴隐空寺的重臣,除了杨尚书和苏阁老,还有就是那位说吕长欢是三姓家奴的衍圣公。
这位衍圣公可不姓孔,异世界大明的衍圣公,是米姓。
数千年前,儒家出了一位姓米的圣贤,被天下人尊奉为米圣人。
此后历朝历代,米氏一族的嫡系子孙便有世袭的爵位。
大明建国后,照古例册封了第五十六代衍圣公,米燮。
官拜正一品,班列文臣之首……
米夑执儒林之牛耳,通古博今,满腹才学,诗词歌赋更是冠绝天下。
读书人莫不是以米圣人为终生榜样,奋斗楷模。
其名丝毫不亚于修行界各宗宗首!
每逢皇室出行,或是礼佛祈愿,或是祭祀封禅,米圣人都会随侍左右。
太后身旁的庆王瞧见赫连朝树,也是礼貌地颔首示意。
而且嘴角露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笑意。
此前,庆王一党曾极力想要拉拢道宗。
可几番试探,莫愁湖道院的态度却不冷不热,若即若离。
而紫金山剑阁的创建,好似一针催化剂,加速了庆王一党和道宗的分道扬镳。
想在金陵城分一杯羹,大长老当然不愿意。
这些情报,一方面是来自小老弟吕南奇。
另一方面,则是绣衣卫暗桩的发现。
而且另据可靠线报,庆王府的世子朱瞻,不日便要远赴东海。
目的是拉拢瀛洲岛的元氏一族,以及方壶岛的柳氏。
庆王一党如此热衷结交修行界,也是事出有因。
当年争霸天下的三方势力,哪儿个背后没有修行者的影子。
北燕仗着皇剑孤臣率领的武修和术士,一剑破万甲,硬生生斩碎北川府坚不可摧的城门,这才让大明尽失北境八百里。
定鼎江山的江北之战,一方面是百万雄师的金戈铁马,硝烟百里。
而另一方面,则是数千修行者的巅峰对决。
当年的大虞王朝,不乏奇人异士,更有十几位上三境的陆神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