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蜀山剑派和碧海长生殿帮忙,太祖皇帝岂能一战定天下!
大虞的修行者被屠灭后,赫连朝树和蜀山的两大名锋,于万军之中取敌帅的首级,如同探囊取物。
这样的神仙手段,庆王朱允聪历历在目。
因此,得到修行界的支持,远胜千军万马……
赫连朝树来至大殿后,只对太后和天子行礼,最多向庆王一人颌首示意。
至于苏阁老他们,包括一直耷拉着脑袋的病秧子宁王,俱都视而不见。
没办法,人家还有一个身份,大明安东候!
而端康太后,此刻的目光却在吕长欢身上。
而且凤眼里尽是满意的神色……
打从迈入大殿,便瞅见这二位像是相识已久的忘年之交,有些热络的不像话。
此子能得神候的赏识,在所有人眼里并不奇怪。
试想,连挽夜司的国师傅老都能亲自将他引荐到太后跟前。
吕长欢凭的可不是那副俊脸!
“今日除了佛剑明王,佛道剑齐聚,乃是一桩幸事,哀家这个老太婆,今儿个心情畅快的很呐!”
端康太后言罢,放声大笑。
也是,庆王身后还站着十几位剑阁的小宗师呢,算是凑齐了!
衍圣公随声附和,言道:“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栖霞山宝刹梵音更是相得益彰,我大明人才济济,国运昌隆,江山定可延绵万代……”
吕长欢听着心里好笑,堂堂衍圣公,天下读书人的领袖。
这马屁拍的真是天花乱坠,文采斐然。
照理说,女子垂帘听政独断朝纲,反对声音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位圣儒。
自古牝鸡司晨,家之穷也。
读书人的迂腐思维中,怎么可能忍受大明由一个女人说了算……
瞧他那副德行,哪儿还有读书人的骨气。
吕蛮子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心里一套,嘴上一套。
可人家太后吃这一套,眉眼舒展,嘴角微翘,笑眯眯地瞅着米夑,频频点头!
“米卿家,您老年逾古稀,受累陪着哀家上山礼佛,辛苦了!”
米圣人听罢,躬身施礼言道:“太后为我大明殚精竭虑,寒冬腊月不辞辛苦来隐空寺祈愿,不也是为了江山社稷,老臣又岂敢枯坐无为!”
端康太后欣慰地点点头,转身冲着笑而不语的神渊夜候言道:“此番请神候上山,也是想当着大家的面,征询一些关于北征之事!”
吕长欢一听,这才明白太后的意图。
合着来隐空寺是动员修行界,怪不得连庆王都亲自随驾。
蜀山剑派的人,自然也只有朱允聪能够请得动。
征讨北燕,收复北川府八百里失地,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和庆王的思路一样,得到修行界的支持,北伐就成功了一半。
北燕的修行者虽说人数上比不上大明,可光是一个皇剑孤臣,天下间除了大司寇,恐怕再无对手。
这也是太后一直忧心忡忡的难解之题。
况且傅老和赫连朝树的十年之约,已迫在眉睫。
这两位大佬的对决,不仅牵动着修行界,更让太后揪心。
伤了哪儿一个都是大明的损失……
大病初愈的国师曾当着太后的面坦言,自己的修为退步甚多。
这一战即便赢了,也会跌境……
赫连朝树十年前便是神通九境的初境,如今的修为,恐怕已经接近巅峰实力……
太后言罢,瞅着微微阖目的神渊夜候,似在思考着如何回答。
这时,衍圣公米夑开口言道:“太后,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金陵城及各州府才经历过一场天灾,民力耗损,切不可再动刀兵,涂炭生灵呐……”
这位米圣人虽说位列文官之首,但却为入阁。
朝廷重大事件的决议,甚少找他商议,全然就是一个花瓶摆设。
吕长欢听罢,第一个开口反驳道:“您老虽然悲天悯人,可架不住敌国的狼子野心,数日前,绣衣暗卫来报,北燕已经开始调动各州县兵马,甚至不远数千里从渤海、大桑和高贡三国征调粮草马匹,意图挥师南下!”
这个情报,早在十几日前就送到了宫里。
也因此,太后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暂时搁置剪除庆王一党的计划,全力应对北境之患。
此番来至隐空寺,特意邀请朱允聪伴驾,也是在释放某种信号。
吕长欢的这番话,把个衍圣公说的面红耳赤,颌下长须气得一阵乱抖。
“吕大人,你才做了几天的指挥使,为官之道你懂什么?”
“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吕长欢一口气说出了《居官八约》,言简意赅,振聋发聩!
米圣人听罢,冷哼一声言道:“那你的仁心何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心给一头豺狼,岂不是作茧自缚,引火焚身!”吕蛮子慨然以对。
米圣人沉吟一阵,开口又言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老夫子,吕某再送您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吕长欢壮怀激烈的豪言绝句,登时让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能将天下第一大儒驳得哑口无言,这份胆气和才华,堪称国士无双。
先是玲珑郡主,瞪着漂亮的桃凤眼,盯着昂藏七尺的伟岸身姿,一颗心都快蹦到了嗓子眼。
自小受到庆王的熏陶,朱绮罗厌文好武。
但作为郡主,琴棋书画又是必修课,自然懂得一些,可惜尽都是学无所精。
唯独那些金戈铁马的诗词,还算感兴趣。
方才吕蛮子口中绝句,登时让她浑身血液沸腾,恨不得此刻便骑上战马驰骋沙场。
已通情窦的少女,一时间竟无法抑制内心悸动,红晕拂面,情难自抑!
两位修行界的前辈,其中一位还是道宗宗首,莫不是感佩眼前年轻人的胸襟豪情。
尤其是神渊夜候,怎么看怎么喜欢。
暗思这个徒弟,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收入门下……
就连一直耷拉着脑袋的病秧子宁王,也忍不住抬首仔细打量着语惊四座的吕长欢。
这时,大殿传来一阵震天的叫好声。
庆王朱允聪朗声言道:“好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本王征战天下几十年,从未听过此等激荡人心的诗句,大明北境,岂容燕狗践踏!”
继而冲着端康太后言道:“大嫂,若是北燕敢犯我大明边境,老二愿带兵前往,哪怕是做个前锋校尉,也能取他几十颗燕贼狗头……”
当着众臣工的面,居然直呼端康太后为嫂子,放眼天下,也就是豪迈不羁的大明第一藩王!
这番激昂的言辞的确令人动容,像是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朱家起兵时的情景。
当时年轻的朱允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大小数百战役,皆是第一个跃马提枪冲入敌阵。
如今年近六旬的庆王,一身虎胆丝毫不减当年!
苏阁老和杨尚书也是深信不疑,侧首瞧着端康太后,已然眼眶微红……